《寄俞国昌参政》

宋代 赵师侠

芳信拆。漏泄东君消息。帝殿宝炉烟未熄。龙香飘片白。
点缀枯梢的皪。疏影荡摇寒碧。指与纤纤教自摘。枝横云鬓侧。

恰好菊花前二日,寿星高照秋天。堂前王母鬓方玄。怀中娇凤小,已解祝公年。
如此生涯如此屋,看看海亦成田。闲中多把酒杯传。长生无别诀,放下是神仙。

碧草初出地,杏花红满枝。粲粲耀晨旭,盈盈娇路岐。

称我庭阶赏,植远不可移。玩之未忍别,念当长育时。

楼角参横,庭心月午。侵阶夜色凉经雨。轻罗小扇扑流萤,微云度汉思牛女。
拥髻柔情,扶肩暱语。可怜分破□□□。□□□□有佳期,人间底事长如许。

小小华年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刚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劝客持觞浑未惯。未歌先觉花枝颤。

寄俞国昌参政拼音解释

Fang Xin Chai 。Lou Xie Dong Jun Xiao Xi 。Di Dian Bao Lu Yan Wei Xi 。Long Xiang Piao Pian Bai 。
Dian Zhui Ku Shao De Li 。Shu Ying Dang Yao Han Bi 。Zhi Yu Xian Xian Jiao Zi Zhai 。Zhi Heng Yun Bin Ce 。

Qia Hao Ju Hua Qian E Ri ,Shou Xing Gao Zhao Qiu Tian 。Tang Qian Wang Mu Bin Fang Xuan 。Huai Zhong Jiao Feng Xiao ,Yi Jie Zhu Gong Nian 。
Ru Ci Sheng Ya Ru Ci Wu ,Kan Kan Hai Yi Cheng Tian 。Xian Zhong Duo Ba Jiu Bei Chuan 。Chang Sheng Wu Bie Jue ,Fang Xia Shi Shen Xian 。

Bi Cao Chu Chu Di ,Xing Hua Hong Man Zhi 。Can Can Yao Chen Xu ,Ying Ying Jiao Lu Qi 。

Chen Wo Ting Jie Shang ,Zhi Yuan Bu Ke Yi 。Wan Zhi Wei Ren Bie ,Nian Dang Chang Yu Shi 。

Lou Jiao Can Heng ,Ting Xin Yue Wu 。Qin Jie Ye Se Liang Jing Yu 。Qing Luo Xiao Shan Pu Liu Ying ,Wei Yun Du Han Si Niu Nu 。
Yong Ji Rou Qing ,Fu Jian Ni Yu 。Ke Lian Fen Po □□□。□□□□You Jia Qi ,Ren Jian Di Shi Chang Ru Xu 。

Xiao Xiao Hua Nian Cai Yue Ban 。Luo Mu Chun Feng ,Xing Zi Wu Ren Jian 。Gang Dao Xiu Lang Di Fen Mian 。Bang Ren Pie Jian Hui Jiao Pan 。
Zuo Ye Xi Chi Pei Nu Ban 。Liu Kun Hua Yong ,Jian Shuo Gui Lai Wan 。Quan Ke Chi Shang Hun Wei Guan 。Wei Ge Xian Jue Hua Zhi Chan 。

寄俞国昌参政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茫茫大漠沙石洁白如雪,燕山顶上新月如钩。

什么时候能够给骏马套上镶金的笼头,让它在秋日辽阔的原野尽情驰骋。

注释

盈盈拾翠侣:体态丰盈、步履轻盈的踏青拾翠的伴侣。凤城:指京城。

鳞鸿:即鱼雁。相传鱼雁可以传书。

寄俞国昌参政赏析

  “六么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王灼《碧鸡漫志》说:“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么。”又名《绿腰》、《乐世》、《录要》。双调,九十四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七夕”,这是梦窗借七夕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神话传说,以悼念杭州的亡妾。

  “露蛩”两句,写秋景。言园中的蟋蟀正在“句句”地鸣唱着,纺织娘也在欢叫着“织、织”,它们恰似在催促织女赶快结束织锦,可以尽早去天河畔与牛郎相会。“婺星”两句。“婺星”,本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女宿;即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其中三颗属宝瓶座。这里借指织女星。此言天孙织女为情所累,就懒于织锦,而长久地伫立在天河畔,盼望与牛郎相会。两句直接切入民间传说,以织女象征杭妾的在天之灵。“不见”两句。言但是她只能在天河边徘徊苦盼,因为没有船只可以渡她过河,也没有鸿雁飞临传递来牛郎的信息。天地殊途无会面之期矣。“云梁”三句,又述神话传说。言织女终于等到了七夕之晚,在云雾弥漫的天河上有群鹊赶来搭起了一座千尺鹊桥,了却了织女与牛郎的一年一度的这点相思情。只可惜相会的时光一瞬即过,再回首,这甜蜜的鹊桥会又将要苦候一年光阴啊。上片从“七夕”生发开来,再叙了民间中这个美丽感人的神话故事。但牛郎、织女的生别离,尚有一年一度的鹊桥会,可以聊解他们的相思苦;而词人与其亡妾却是再无见面之时的死别也。因此,词人对七夕的传说还是感到非常的钦羡。

  “那知”两句,承上启下,专叙“乞巧”。“乞巧”,据《荆楚岁时记》:“(古时妇女七月七日夜)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黄铜)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此言天上的织女其实极想和牛郎长相厮守,不再分离的,但始终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去改变王母娘娘的这个残酷决定——每年仅能相聚一夜。虽然如此,人世间仍旧有众多的小女子奉她为智慧女神,所以都在各自的闺楼上供起瓜果向织女乞求给她们增加智慧。“瓜果”两句,讥笑众女的自私。词人说:你们哪里知道今天晚上正是织女牛郎唯一能相聚在一起的大好时光,如果织女一旦真的被你们邀请下来,那末岂不是要使牛郎感到孤单寂寞吗?词人本着“己所不欲,不施于人”的仁者想法,特地为牛郎织女俩设想,所以他希望乞巧者要知趣一些,否则只会自讨没趣的。“瓜果几度凄凉”是说:那织女自顾不暇,怎能为了这点瓜果而抽出时间来赐给你们智慧呢?“人事”两句。“金钗擘”,“擘”,即剖。这是引神话传说中,王母用头上金钗在织女与牛郎之间一剖,就划出了一条天河,生生将他们俩隔在河的两边。也借喻世事往往循环往复,“牛郎织女”毕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不可能有人真的看见过用一枚金钗就可以剖出滔滔天河。“今夕”三句,重申题旨。词人问:今天晚上是什么日子?他明知今天是“七夕”,但是偏设此一问,重在提醒众人不要忘记,天上的牛郎织女只有今天一晚上可以相会。所以说人世间在“乞巧”之后,到了月亮西堕就要收拾掉残杯结束了。但是我担心,天上的银河又将会毫不容情地将织女与牛郎这两个有情人分隔在两边啊。下片由天上一年一度的相会之艰难,联想到地上“乞巧”的煞风景。既点题,又作了更深一层的发挥。“寂寞罗池客”,又可以看成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由于杭妾已经仙逝,所以说天上两星尚有今夕相会之期,而自己惟有酒冷人单孤苦度日而已。

寄俞国昌参政创作背景

本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在边境前沿外出打猎,隐隐约约地望见昭君墓,引发了他的“闲愁”。“闲愁”是什么?就是他在下片中所发的感慨。表面上是议论汉天子,不应当让王昭君这个弱女子冤家蒙羞。实际上作者是借古讽今,批评宋朝廷的屈辱求和的对外政策。

赵师侠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猜你喜欢
1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郑经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

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

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

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2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燕翼

玉京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潋滟酌琼浆。会仙乡。

新曲调丝筦,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3

《夜坐占星用前韵》 侯运盛

北国亦知岐有夷,何尝烽火报惊危。

拥亶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

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従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

平世功名路甚夷,不劳谈说更骑危。

早年拭目看成赋,近日收心闻琢诗。

古锦屡开新得句,敝貂方竞苦寒时。

南还欲向春风饮,寒柳凋枯恐未知。

4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曹宗瀚

燕脂染出春风锦。生怕黄昏人有恨。雨难揩泪玉环娇,烟不遮愁红袖冷。

醉魂吹断香魂静。拂拂翠眉羞带粉。最怜新燕识风流,只为春寒消瘦损。

5

《大江东去 扈跸渡河日,进呈御览》 释云林

开轩何处野塘清,静见蒲鱼作队行。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

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

6

《至南华寺观衣钵锡杖双履六祖金锁骨金阑袈裟贝叶经等物暮泊溪口》 钟孝国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7

《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四》 欧大章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8

《刘卿任尝新茶于佛舍元叔弟赋诗次韵 其二》 萧应魁

返真难合道,怀旧仍无吊。浮俗渐浇淳,斯人谁继妙。

声容在心耳,宁觉阻言笑。玄堂闭几春,拱木齐云峤。

鹤传居士舞,猿得苏门啸。酹酒片阳微,空山想埋照。

9

《贺参政生日古风》 周真一

退居潇洒寄禅关,高挂朝簪净室间。孤岛虽留双鹤歇,

五云争放二龙闲。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

仙署金闺虚位久,夜清应梦近天颜。

10

《陈伯明建读书堂於内战都岩盖缙缙云最胜特处》 释达珠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