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节金华牧二首》

明代 郑珞

林塘残月晓,松露滴清声。此日佳人别,空山碧草生。

江湖双白鸟,风雨一啼莺。解缆春花发,悠悠万里情。

忽忽不知秋已中,起来望尽江之东。天风吹上一片月,万古有尽明无穷。

自歌自酌自起舞,失喜堕在明光宫。须臾见云不见月,九州之外俱昏濛。

我狂绝叫天何聪,乾坤如此宁匆匆。江流冥冥上有枫,云边又叫南飞鸿。

有酒且醉无酒可,有月不与无月同。丈夫意气见石裂,直欲扫裂云皆空。

低徊一笑良自悟,事与变会谁其逢。仰看云月勿复道,西风落山人睡觉。

伟兹秀石奇而雄,亿千万年寿作朋。何年天公召雷公,下驱六丁凿混沌,巨斧落手惊飞龙。

初疑帝遣神鳌首戴海上之青峰,又疑星蕊堕地变化为芙蓉,神物之神固有冯。

一朝当变迁,霹雳千丈崩。左股臂折卧棘蓬,虎头颠绝如南宫。

作坛置之众不惊,如在培塿视华嵩。题识况重仇池翁,仇池雪浪空玲珑。

丹丘白野拜下风,嗟哉天地生物功。一成一毁无终穷,人之显晦靡不同。

吾尝视天唯梦梦,贵贱寿夭初无定。幽人采薇穷谷中,石也幸尔千载逢。

能令人拜坛再登洛阳丘墟牛李死,甲乙零落平泉空。

沟中之断爨下桐,荆山玉气吐长虹。贺尔遭也天所蒙,贺尔遭也天所蒙。

寄仲节金华牧二首拼音解释

Lin Tang Can Yue Xiao ,Song Lu Di Qing Sheng 。Ci Ri Jia Ren Bie ,Kong Shan Bi Cao Sheng 。

Jiang Hu Shuang Bai Niao ,Feng Yu Yi Ti Ying 。Jie Lan Chun Hua Fa ,You You Wan Li Qing 。

Hu Hu Bu Zhi Qiu Yi Zhong ,Qi Lai Wang Jin Jiang Zhi Dong 。Tian Feng Chui Shang Yi Pian Yue ,Wan Gu You Jin Ming Wu Qiong 。

Zi Ge Zi Zhuo Zi Qi Wu ,Shi Xi Duo Zai Ming Guang Gong 。Xu Yu Jian Yun Bu Jian Yue ,Jiu Zhou Zhi Wai Ju Hun Meng 。

Wo Kuang Jue Jiao Tian He Cong ,Qian Kun Ru Ci Ning Cong Cong 。Jiang Liu Ming Ming Shang You Feng ,Yun Bian You Jiao Na Fei Hong 。

You Jiu Qie Zui Wu Jiu Ke ,You Yue Bu Yu Wu Yue Tong 。Zhang Fu Yi Qi Jian Shi Lie ,Zhi Yu Sao Lie Yun Jie Kong 。

Di Huai Yi Xiao Liang Zi Wu ,Shi Yu Bian Hui Shui Qi Feng 。Yang Kan Yun Yue Wu Fu Dao ,Xi Feng Luo Shan Ren Shui Jue 。

Wei Zi Xiu Shi Qi E Xiong ,Yi Qian Wan Nian Shou Zuo Peng 。He Nian Tian Gong Zhao Lei Gong ,Xia Qu Liu Ding Zao Hun Dun ,Ju Fu Luo Shou Jing Fei Long 。

Chu Yi Di Qian Shen Ao Shou Dai Hai Shang Zhi Qing Feng ,You Yi Xing Rui Duo Di Bian Hua Wei Fu Rong ,Shen Wu Zhi Shen Gu You Feng 。

Yi Chao Dang Bian Qian ,Pi Li Qian Zhang Beng 。Zuo Gu Bi Zhe Wo Ji Peng ,Hu Tou Dian Jue Ru Na Gong 。

Zuo Tan Zhi Zhi Zhong Bu Jing ,Ru Zai Pei Lou Shi Hua Song 。Ti Shi Kuang Zhong Chou Chi Weng ,Chou Chi Xue Lang Kong Ling Long 。

Dan Qiu Bai Ye Bai Xia Feng ,Jie Zai Tian Di Sheng Wu Gong 。Yi Cheng Yi Hui Wu Zhong Qiong ,Ren Zhi Xian Hui Mi Bu Tong 。

Wu Chang Shi Tian Wei Meng Meng ,Gui Jian Shou Yao Chu Wu Ding 。You Ren Cai Wei Qiong Gu Zhong ,Shi Ye Xing E Qian Zai Feng 。

Neng Ling Ren Bai Tan Zai Deng Luo Yang Qiu Xu Niu Li Si ,Jia Yi Ling Luo Ping Quan Kong 。

Gou Zhong Zhi Duan Cuan Xia Tong ,Jing Shan Yu Qi Tu Chang Hong 。He E Zao Ye Tian Suo Meng ,He E Zao Ye Tian Suo Meng 。

寄仲节金华牧二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鸭型的香炉飘香,计时用的银虬在不停地倾泄着流水(意即时间流逝),今夜是谁家的笛声飞泄而出?帝王之宫苑园囿中雪止而初晴,用鸳瓦砌成的井壁晶莹冰冷。鱼龙杂戏演出完毕后你(所思之人)所乘之车远去,只剩下樽前袖子掩住了(拭泪的)吴绫。看似痴狂的游玩如梦幻一般,而现在只记得与你秘密相约在元宵之夜的灯火下。

追忆怀念往事又苦于无所凭借。空是慨叹元宵日的灯事之景,回首自己内心只是飘零,情无所托。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烟云缭绕,月色朦胧,灯笼所发出的光依旧明亮。而江南一带正有战事,而今晚那样的月色可否照在江城?小窗下酒降酌尽,灯火将尽,烛光微弱,这样的情景,(那样的往事)总是让人动情。

注释

贾奁:商人的柜。皎如:洁白明亮的样子。良苦:好坏。侔:相称。解颐:微笑。市:买。历鉴:一个一个地照。周睐:全部看个遍。是用:因此。什一:十分之一。

美金:质地好的金属。

瑕疵:毛病。

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琼瑛:美玉。

秦宫:咸阳宫。这里指咸阳宫的宝镜。

寄仲节金华牧二首赏析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寄仲节金华牧二首创作背景

古时,每年在春秋时节,人们会两次祭祀土地神。这两次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和秋社。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非常热闹。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时节可以停止劳作,做一些斗草、踏青、荡秋千之类的游戏,这首词就是以春社为背景所写。

郑珞

福建闽县人,字希玉。永乐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宣德中,擢宁波知府,上书劾治中官裴可烈贪暴不法,帝为诛可烈。治绩为两浙最,后擢浙江参政,卒官。

猜你喜欢
1

《寄周长孺》 赵泽

汾阳遗泽渺千春,来配名家德有邻。蟾窟初看攀桂子,萱堂忽失断机人。

秀眉影属霜缣净,斜日风开丹旐新。锦轴已闻生命诰,赠黄从此踵松筠。

2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二 兰》 侯应达

辟地种修竹,得方缘秘经。成阴向北宇,倒影落中庭。

直取内含素,岂唯枝斗青。龙钟玉川子,犹拟抱添丁。

3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十 春日江行》 邵彪

独步长桥上,今夕是中秋。群黎怪我何事,流转古儋州。风定潮平如练,云散月明如昼,孤兴在扁舟。笑尽一杯酒,水调杂蛮讴。少年场,金兰契,尽白头。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书,归路指蓬邱。不用乘风御,八极可神游。

4

《白发一首》 翁赐坡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楼何处居。

非玉不容陪伟论,拨灰犹为作行书。

云霞缥缈来旌节,琼玖玲珑闻佩琚。

幽显殊途人世隔,冷风吹雨关回车。

5

《春日杂诗 其一》 张学鲁

夜雨泗河深,晓日轻舟发。

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

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

公来初无事,丰岁多牟麦。

铃阁渡清风,芳樽对佳客。

登临未云厌,谈笑方自适。

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

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

6

《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 魏元忠

鼾睡失青春,昏昏尚欠伸。素知行路恶,敢厌在家贫。

搜句工虽淡,看书味颇真。檄来端不喜,毛义已无亲。

7

《书台北事》 葛起耕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

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罏。

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

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

校书计课当序进,丽赋集仙来显塗。

诰墨未乾寻已夺,不夺不为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东南趋。

希文鲠亮素少与,失势谁复能相扶。

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

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献陛下之嘉谟。

刺史荣官虽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当罪,随漕扁舟尽室俱。

炎陬此去数千里,橐中狼籍惟蠹书。

高冠长佩丛阙下,千百其群诃尔愚。

吾知万世更万世,凛凛英风激懦夫。

8

《买陂塘 自题天伦乐事图》 潘瑛

我昔官阆中,子时趋长安。相过日夜饮,肯使笑语乾。

但知醒复醉,谁问甜与酸。揽衣步中庭,仰首羡飞翰。

誓言早归休,慎勿贪高官。时未有添丁,眼前惟木兰。

舅甥一分背,日月双跳丸。那知十年外,相见西江干。

拜起未寒温,悲来各汍澜。我鬓已秃翁,子颜非渥丹。

相从海上去,兹事人所难。陂行白漭漭,山宿青攒攒。

人烟小岁后,草木深冬完。昨日次长沙,扁舟掠湘滩。

中流遭恶风,满衣泼惊湍。船如旗尾点,天作车轮团。

怖畏目敢侧,祷祈指频弹。向非鬼神助,几作蛟龙餐。

忠信时可凭,圣贤岂吾谩。勿畏峤南热,我清物自寒。

勿忧海邦陋,心广身亦宽。磨刀斫鲸鲙,隐几看鹏抟。

努力近药物,明年理归鞍。得之两鸿鹄,龟筒不须钻。

9

《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车瑾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10

《徐步》 庞元英

年来任运学腾腾,爱酒还同醉李僧。痛饮亡何缘客至,时奇不惜绕村行。

檐间燕雀新声好,门外池塘春水生。晓起坐窗无一事,捲书南望见高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