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长卿》

元代 丁复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次韵李长卿拼音解释

Xiao Wa Cheng Xiao Ting ,Tou Cai Bai Lian Hui 。

Bu Jie Cang Zong Ji ,Fu Ping Yi Dao Kai 。

Gu Gong Dan Fu ,Ji De Chui Ren 。

Si Hong Yi Dao ,Zhe Wang Yu Bin 。

Tai Bo Zhong Yong ,Wang De Zhi Ren 。

Xing Shi Bai Shi ,Duan Fa Wen Shen 。

Bo Yi Shu Qi ,Gu Zhi Yi Xian 。

Rang Guo Bu Yong ,E Cu Shou Shan 。

Zhi Zai Shan Fu ,Xiang Bi Xuan Wang 。

He Yong Du Bo ,Lei Wo Sheng Xian 。

Qi Huan Zhi Ba ,Lai De Zhong Fu 。

Hou Ren Shu Diao ,Chong Liu Chu Hu 。

Yan Zi Ping Zhong ,Ji De Jian Ren 。

Yu Shi Shen De ,Wei Bi Si Ming 。

Zhong Ni Zhi Shi ,Zhu Guo Wei Jun 。

Sui Zhi Yin Jiu ,Yang Bo Shi Guan 。

Gui Bi Ren Lai Bu Zi You ,Long Xiang Feng Zhu Shi Nan Shou 。

Man Tang Hua Zui San Qian Ke ,Yi Jian Shuang Han Shi Si Zhou 。

Gu Jiao Jie Tian Jia Qi Leng ,Feng Tao Dong Di Hai Shan Qiu 。

Dong Na Yong Zuo Jin Tian Zhu ,Shui Xian Dang Shi Wan Hu Hou 。

次韵李长卿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渔父仰天大笑、吟唱,轻飘飘的江鸥在飞翔,宽阔的长江上吹洒满江风雨。江边骑马奔波的当差的小官,现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过长江。

注释

琼箫:乐器。玉骢:马的美称。

篆香:指盘香或香的烟缕。红桥:与上句“青溪”相对映。

次韵李长卿赏析

  第一小节,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二个别号“醉翁”、“六一居士”。“醉翁”是庆历六年他被贬滁州时的自号。熙宁元年,欧阳修又在颖州修建房屋,准备退居,他“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颐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滁州有滁山,颖州有颖水,合起来就表示出作者晚年想摆脱世间烦扰、寄悄山水的思想。

  第二小节,作者采用主客间答形式,借客人的提间,先说明自己称六一居士的含义,即晚年在家中陪伴一老翁自己的是一万卷书,一干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盘棋,一壶酒。从这个称号的含义,一方面可以休察出作者晚年只赖于这五种物品的孤寂无聊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想摆脱烦扰、凭此安度晚年的乐趣。但客人仍就作者多次更改称号提出疑问:“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对这个道理。作者不是不知道,所以他说:“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由此引发,作者便开始抒写自己晚年陶醉于五种物品的乐趣,就是当此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炸雷劈破屋柱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大原野奏起九韶仙乐,在涿鹿山前观看激烈战斗场面,也比不上这样快乐舒适。但是目前,作者还苦于不能在这些物品里面尽情亨乐。其原因,是“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二是“优患思虑劳吾心于内。”这样使得作者虽没生病而外貌已显得憔悴,虽还没太老而精神却已衰竭,没有什么空暇陶醉于这五种物品了。可见作者对官场生活已十分厌倦,因此急于退休过安闲的隐居生活。虽然作者目前还没能退休,但是他坚信,由于他向朝廷告老辞退已三年,朝廷总会能予批准,那时回到田园享受与五种物品交触之乐的愿望一定能实现;所以起下这个六一居士的名号来表达自己向往的乐趣。客人又间:“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于是作者接着分析,长期被官场拖累已经很觉劳苦了,而且还有很多优患缠身;为这五种物品吸引是精神上得到安逸,而且没有祸患。两者相比,当然是选择后者了。

  从第二小节的主容问答之中,作者晚年消极隐退的思想显露了出来。欧阳修年青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他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革时弊,是范仲淹“庆历新政”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文学上,他团结、提携一大批优秀文人,反对“西昆体”,倡导“古文”运动,被公认为文坛的领袖。但是,随着政治上的一次次受挫,一次次被放逐,他心恢意懒了。虽晚年被重新起用,官位也很高,但朝政的腐败,官场的尔虞我诈,加上志同道合的挚友的相继去世,使他再展宏图的幻想破灭了,思想开始消极、苦闷,甚至对王安石的变法也持了消极对立的态度。欧阳修从勇于改革到消极悲观,在政治生涯中可谓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固然暴露了他思想上的弱点,但这也是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局限。

  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作者最后又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一是年青时出去做官,年老了退休,不一定非得等到七十岁,这是人生的规律。二是自己任职期间并没有值得称赞的成绩。三是自己壮年时就想退职(欧阳修中年以后的诗文就多有辞官归田的思想),现在年老体弱就不能再贪图过分的荣耀俸禄了。作者说,具备这三条理由,即使没有五种物品的吸引,也应该离职了。言外之意是更何况有与这五种物品共处的乐趣。三条理由表面上看正当、充分,但字里行间却流着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这篇文章在传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没有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同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多姿、情感深切,本文的语言也是既平易晓杨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比喻极为生动,它既喻为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糟杂事物。作者能置之而不顾,深刻说明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次韵李长卿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温庭筠的《杨柳枝》和许多新创的词调一样,既是词牌的名称,也是题目。像《杨柳枝》这样形式的歌词,和《竹枝词》《凉州词》等一样,只有在倚声歌唱时才有区别,作为书面文字,它与七绝略无不同。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猜你喜欢
1

《十八男㞦太仆寺丞生日》 灵默

瑶阶怅望多时,见月上林梢,绣帘轻护。是谁又遣,琼花来自,玉塘深处。

胆瓶重拂拭,奈前度、仙云留不住。问昨夜、独立瑶池,可有别情离绪。

小园弱柳萧疏,弄万种柔情,共人凝伫。渐秋深也,袖寒娇褪,翠消红误。

西风吹不断,怕艳魄、凋零和恨去。剩白石、惜到红衣,冷吟秀句。

2

《嘉禾百咏·列岫亭》 赵世昌

梦疑雨。醒乍歇、才飘还住。枕边梦游仙处。待寻取。

叩岩户。若有人、泠冷笑语。朦胧尚无端绪。又轻去。

庭树。弄睛阴正午。抛书坐起,见露网、轣辘牵风絮。

凭将幽恨寄瑶京,奈书成更开,雁翎知向何许。好春无数。

乱落飞红,似有伤心证据。凭阑目极江天暮。

3

《家书至却寄 其二》 周震

刲股如为孝,还应载圣经。莫明柳子意,因甚取残形。

4

《龙洲姚老人献山薯土瓜获受恩赏临归乞诗走笔书三绝句 其三》 俞绣孙

嫩柳成阴,乱红飘砌,莫自登高临远。独立雕栏,问梁间双燕。

向何处,特地、窥他画阁残梦,又误几番春浅。风雨凄凄,定蛾眉难展。

记当时、薄醉桃花面。甚而今、暗里春光换。约得杜宇声声,奈南来无雁。

正天涯、旅客愁中见。沉烟袅、一一回文篆。渐瘦却、镜里朱颜,待归来教看。

5

《山窗即景》 赵崇经

命也虽亡矣,但须铭此坟。朝中寻故事,江外访遗文。

远思归流水,高风寄白云。忠魂在斯否,义亦不忘君。

6

《和刘渊象贤晚眺》 李道纯

世俗纷纷事总虚,诗翁今作逸人居。勤穿东地缘栽竹,喜占明窗为著书。

近市好赊春肆酒,就淮仍买晚罾鱼。忽撑小艇来西郭,不问皆知访仲车。

7

《答阆州通判吴师孟职方》 刘无极

小县千峰底,重闉百仞颠。连桥岩作路,入笕雪成泉。

暮霭从江上,春镫共斗悬。不闻神女佩,新月正娟娟。

8

《寄无际老禅》 黎邦瑊

入门空寂寂,真个出家儿。有行鬼不见,无心人谓痴。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欲别一何懒,相从所恨迟。

9

《灵壁游张学士园》 方膏茂

荡桨入虚碧,星河俱动摇。

前村渔火近,别浦雁声遥。

对景知明月,回头得暗潮。

桐庐在何许,江路夜迢迢。

10

《寄县学方晦之》 吴启元

长椿古寺斜阳里,钟板萧条增暮寒。香火一龛孝纯后,庄严七宝比丘冠。

未经浩劫图遗像,犹幸先期奉佛坛。百六十年题字在,如何都作九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