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

宋代 徐经孙

怪西风、云罗一雁,迢迢缄札谁赠。惊心寄到江南驿,报道兰闺人病。

催画艇。唤急棹归来,片叶飞帆影。离怀未省。早白柰花开,红蕖香老,短梦霎时醒。

芳魂杳,怊怅重泉路迥。空教愁绝荀令。画眉闲煞妆台笔,奁匣暗封尘镜。

钗燕冷。剩碎粉零脂,门掩铜环静。凄凉幻境。料旧雨多情,相逢地下,携手共悲哽。

瑶池仙子早骖鸾,剩有诗篇下界看。一样春晖慈荫好,拂云新拓碧琅玕。

朝出泰安郭,暮抵灵岩原。好山似贤主,延客开篱樊。

屏翠何窈窕,侧侧松云繁。前溪忽杳霭,白雨来山村。

涧水砉然急,与人争路根。山舆蹀四足,泥涉如跛鼋。

行行且复止,疏滴犹沾辕。草店幸可即,徒御猜黄昏。

断蝉起林薄,明霞红在门。层岚晃新沐,对尔酬清尊。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拼音解释

Guai Xi Feng 、Yun Luo Yi Yan ,Tiao Tiao Jian Zha Shui Zeng 。Jing Xin Ji Dao Jiang Na Yi ,Bao Dao Lan Gui Ren Bing 。

Cui Hua Ting 。Huan Ji Zhao Gui Lai ,Pian Ye Fei Fan Ying 。Li Huai Wei Sheng 。Zao Bai Nai Hua Kai ,Hong Qu Xiang Lao ,Duan Meng Sha Shi Xing 。

Fang Hun Yao ,Chao Chang Zhong Quan Lu Jiong 。Kong Jiao Chou Jue Xun Ling 。Hua Mei Xian Sha Zhuang Tai Bi ,Lian Xia An Feng Chen Jing 。

Chai Yan Leng 。Sheng Sui Fen Ling Zhi ,Men Yan Tong Huan Jing 。Qi Liang Huan Jing 。Liao Jiu Yu Duo Qing ,Xiang Feng Di Xia ,Xie Shou Gong Bei Geng 。

Yao Chi Xian Zi Zao Can Luan ,Sheng You Shi Pian Xia Jie Kan 。Yi Yang Chun Hui Ci Yin Hao ,Fu Yun Xin Tuo Bi Lang Gan 。

Chao Chu Tai An Guo ,Mu Di Ling Yan Yuan 。Hao Shan Si Xian Zhu ,Yan Ke Kai Li Fan 。

Ping Cui He Yao Tiao ,Ce Ce Song Yun Fan 。Qian Xi Hu Yao Ai ,Bai Yu Lai Shan Cun 。

Jian Shui Hua Ran Ji ,Yu Ren Zheng Lu Gen 。Shan Yu Die Si Zu ,Ni She Ru Bo Yuan 。

Xing Xing Qie Fu Zhi ,Shu Di You Zhan Yuan 。Cao Dian Xing Ke Ji ,Tu Yu Cai Huang Hun 。

Duan Chan Qi Lin Bao ,Ming Xia Hong Zai Men 。Ceng Lan Huang Xin Mu ,Dui E Chou Qing Zun 。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霏霏:细雨纷纷状。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烟:指柳树绿阴阴的,像清淡的烟雾一样。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赏析

  此词写饮酒,充满醉语。醉语多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此首小令的“关窍”所在。

  白朴的这首小令表现了不思自思、欲罢不能的那样一种格外强烈的兴亡之慨、感伤意绪。“长醉”、“不醒”两句,表面上好像在说:醉处梦中,无忧无虑,一切都可以弃之脑后,“今觉而昨非,得意而忘言”,似乎作者大彻大悟了。然而,其中更含着作者内心深深的隐痛:醉也好,睡也好,毕竟有时有限,人生毕竟醒时多,醉时少,醉中“无碍”醒时“碍”,梦中“无思”醒来“思”,说是“无碍”,道是“无思”,恰恰说明“心病”正在于此。两句开头语便透露出作者极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状态。

  “糟腌”以下三句,连用三个同意词发语,即“糟腌”、“醅渰”、“曲埋”,好似将一切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虹霓之志都否定了,更愿千古兴亡、世事沧桑也随着一醉而同归泯灭。曲中透露出一个原来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同时对千古兴亡无限感慨的人物。然而江山依旧,人世瞬变,作者在国仇家恨面前感到了一种失望;泪痕犹在,心底成灰,于是则寄情于酒,以期腌掉、渰没、埋去所有的牵挂,一切的搅扰。有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愈是想要摆脱的东西,它愈是要袭上心头。纵然是用许多的杯中物来“腌”、来“渰”、来“埋”,终究是无济于事的。字里行间,语意情味,都揭示出作家对建功立业、家国兴亡以及曾经有过的凌云壮志耿耿于怀,拳拳在念。明人孙大雅为白朴《天籁集》作序云:“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谬。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干其身,于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孙序此说,倒颇中白朴作品肯綮,揭示出白朴玩世滑稽背后深藏着的无限凄楚苍凉的意绪。从白朴的词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兴亡事是时时挂怀的:“长江不管兴亡,漫流尽英雄泪万行。”(《沁园春·保宁佛殿即凤凰台》)这是白朴居建康时的作品。几乎同时写的《夺锦标》,更是发出“新亭何苦流涕,兴废今古同”的悲叹。就是在他年轻时游淮扬,也同样写出调子十分低沉的词作:“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水龙吟·题丙午秋到淮扬途中值雨甚快然》)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这两句既是全曲的思想总结,又是点睛之笔。不能简单地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嘲笑屈原之“非”,而仅仅肯定陶潜之“是”。这分明是作者一如全曲的声情口吻,是愤语,是苦语,亦可以说是反语。即赞扬屈子、陶公的不肯同流合污。表面上看将屈、陶分开来,一“是”一“非”,一为“知音”,一为“不达”,殊不知不求显达而作隐逸君子并非作者本心本意,如上文所作的分析,作者处于入世和出世的极为复杂的思想矛盾之中,是非界限有时是倒置的,即是所谓“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中吕·阳春曲·知几》)。这种貌似旷达,实含酸痛的曲语,正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不仅是白朴,其他元散曲作家的作品亦有类似的现象。对于这些作品,如不将它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是不容易看出它们有什么积极的思想因素来的。王季思先生说:这类作品“在消极表现中即含有积极因素,未可一笔抹杀。”(《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戏语并非戏语,而是痛语,狂语,亦可看作是隐语。“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皆游戏?”如此去看,白朴此曲便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有趣的是白朴于酒上并不很贪恋,他曾在《水龙吟》之一序中说:“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不知其味,独闲居嗜睡有味,因为赋此。”可见他的“自饮”也好,“劝饮”也罢,都是为求“嗜睡”,为求忘忧不醒,此中苦涩哀痛,令人黯然,这也是理解白朴“劝饮”曲意的一个很好的注脚。“饮量素悭”且又“不知其味”的人大倡纵酒,有几分滑稽,而滑稽背后便是无尽的哀痛。

  从写法上来看,这首小令篇幅很小,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它耐咀嚼,有意味,格调别致,韵致独出。作者紧紧围绕着“劝饮”的题意,劈头就触及了题旨。先说“长醉”的好处,即是“劝”;继而说明为什么要“劝”,无非是为了忘忧,将功名事、兴亡事、凌云壮志一古脑都抛掉了,以求内心之平和;最后是评论屈原、陶潜的“是”与“非”,仍然紧紧扣在“饮”字上,全曲层次分明,叙议有致,一气呵成,浑然无缝。看似随意之作,实则皆明心迹,完全是有感而发。明人贾仲明挽白朴词云:“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天一阁本《录鬼簿》)这个评语不仅适用于白朴剧曲,也适于其散曲创作。闲而不闲,意在曲外,这正是白朴的高明之处。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白朴曲“风骨磊磈,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风骨磊磈”,是说白朴身世遭逢,幼经战乱兵燹,胸中有无限积郁;“词源滂沛”,是指白朴之曲造语多变,遣词丰富,拈句自如;“若大鹏之起北溟”等语则是状白曲的气势。白朴作品历来被视为绮丽婉约一派,所谓“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然这首小令却别出机杼,极饶自然朴素之趣。通篇如喷涌而出,不乏巧凿,却一丝痕迹不露,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整齐的对偶句式,生动自然。“糟腌”、“醅渰”、“曲埋”六字,同一意思,用词各别,形成一组排比句式,避免了重复的感觉,同时语言简易、浅显,富于口语感。“不达”二句,将“不达”前置,便在形式上列出了一双工对的句子;夸张的修辞手法,给人以形象的启迪,平增无限机趣;虽是口语声吻,又处处合于规矩,音韵流畅而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总之,白朴此曲表述的思想是深刻的、哀痛的,而表现形式则是浅显的、达观的。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写来全不费踌躇,在绮丽婉约之外又别开生面,堪称白朴曲中珍品。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创作背景

公元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杨万里由于张浚的推荐,任临安府教授。临安府即今浙江杭州,为南宋首都。“无忧馆”则是作者给自己寓所起的名号。南宋时代,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杨万里正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难有所作为。

徐经孙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1

《九里山中 其一》 何郯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2

《雪里梅花诗》 章钟岳

十年林下自由身,已放严光作外臣。

终日奔驰非我意,有时嚅嗫失天真。

庞公不合来城府,梅福如何走市尘。

策蹇明朝且归去,故山猿鹤自相亲。

3

《东方职生之地而异端之书指为地下狱余窃非之》 释长吉

先帝潜龙日,幽人待鹤时。青山频望幸,琳馆暂来娱。

宝篆黄金鼎,恩波白玉卮。天开六朝地,花发万年枝。

闪闪前星夜,汪汪湛露私。远符天历凤,先协石龛龟。

稽古开廷阁,翻经出讲帷。方蒙宣室召,忽抱鼎湖悲。

旧邸梅花落,新亭柳线垂。至今思沛感,时或下云旗。

4

《华严院西轩见芍药两枝追想吉祥赏花慨然有感》 钟惺

捲帘清梦后,芳树引流莺。隔叶传春意,穿花送晓声。

未调云路翼,空负桂枝情。莫尽关关兴,羁愁正厌生。

5

《长相思·云千重》 吴锦

碧藕飞丝寸肠柔。谁与割闲愁。开帘待燕,倚阑迎月,忆在红楼。

玉骢嘶出欢丛去,萧瑟冷如秋。云光黯黯,雨花片片,风叶飕飕。

6

《学古诗三首 其二》 丁敬

沾城东望接清流,景物荒凉雹后秋。客里不堪闻野哭,封章欲上叹无由。

7

《癸巳冬至 其一》 刘诜

玉影盈阶映月痕。一片溪云。几点梨云。隔帘风送细香温,猜是湘君。

又疑文君。

却比春花迥不群。蜂也难惊。蝶也难惊。铅华洗净倍芳芬。

开也销魂。落也销魂。

8

《题小画二首 其二》 许景迂

湘江帝子弹瑶琴,恍惚神游众香国。画手东吴擅顾雍,妙写兰心与兰南。

仙姿亭亭俗艳空,有意无意天然工。真珠帘卷玉钩堕,千花一笑羞群红。

嫩芽细拨银钩小,麝墨螺烟自萦绕。映带争看取势妍,纵横会得忘言巧。

翻思昨夜醉停樽,露台独立吟黄昏。翩其仙袂御风去,花气为我留诗魂。

画兰人本兰台史,品格幽兰足相拟。滇池草色绿蘼芜,远驾星轺采芳芷。

秋江梦君水一方,碧城杳霭云苍茫。嫣然花容隔香雾,爱而不见心徬徨。

燕台高吟夕阳暮,间情别有沧洲趣。君还翰墨兴飞腾,我已容华回非故。

惠我清风拂素笺,蘅皋幽思倩君传。好与美人搴作佩,墨华如醉泼湘烟。

9

《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 臧询

海棠初破萼,红艳欲无春。

小插依霜鬓。花应恕老人。

10

《恩遣戍滇纪行》 吕愿中

东风扇郊原,天和本无迹。真宰善调春,酝酿成五色。

万物随质染,化工犹戏剧。云胡又薄相,间出蓝与碧。

我思白黑帝,鄙吝似无匹。收藏宝府库,扫荡空山泽。

青帝喜为主,外逞又丧质。稽首诉晴昊,反贲当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