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琴小图》

唐代 李益

冰散玉珂微弄暖,梅含金粉巧矜新。

道人不管年光逝,贪作诗章等待人。

羊其沖气以全生,栖息虚堂只数楹。

南浦道高坊号美,太微风暖木兰清。

百章为爱青林密,三体应书老子成。

未有紫宸朝觐日,雨余几处白云轻。

只将萧酒与温醇,敌尽千花百草春。

欲赋清诗写深愿,却疑潜笑白头人。

惊鹭飞鸣避画桡,游人笑语过朱桥。

买家园里花应谢,绿遍墙头野杏梢。

长条飞动不依栏,淡粉浓朱巧作团。

无语不辞终日立,有情曾是隔年看。

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乾。

我为愁多悲节物,欲酬佳句泪沾翰。

几日东风独掩门,忽傅佳咏感芳辰。

应缘高位须忧国,未必多情便负春。

过眼只看花艳疾,惊心初见草芽新。

狂吟烂醉无拘事,始信光阴属散人。

携琴小图拼音解释

Bing San Yu Ke Wei Nong Nuan ,Mei Han Jin Fen Qiao Guan Xin 。

Dao Ren Bu Guan Nian Guang Shi ,Tan Zuo Shi Zhang Deng Dai Ren 。

Yang Qi Chong Qi Yi Quan Sheng ,Qi Xi Xu Tang Zhi Shu Ying 。

Na Pu Dao Gao Fang Hao Mei ,Tai Wei Feng Nuan Mu Lan Qing 。

Bai Zhang Wei Ai Qing Lin Mi ,San Ti Ying Shu Lao Zi Cheng 。

Wei You Zi Chen Chao Jin Ri ,Yu Yu Ji Chu Bai Yun Qing 。

Zhi Jiang Xiao Jiu Yu Wen Chun ,Di Jin Qian Hua Bai Cao Chun 。

Yu Fu Qing Shi Xie Shen Yuan ,Que Yi Qian Xiao Bai Tou Ren 。

Jing Lu Fei Ming Bi Hua Rao ,You Ren Xiao Yu Guo Zhu Qiao 。

Mai Jia Yuan Li Hua Ying Xie ,Lu Bian Qiang Tou Ye Xing Shao 。

Chang Tiao Fei Dong Bu Yi Lan ,Dan Fen Nong Zhu Qiao Zuo Tuan 。

Wu Yu Bu Ci Zhong Ri Li ,You Qing Zeng Shi Ge Nian Kan 。

Chun Luo Shi Wu Yi Xin Huan ,Gu Jin Cang Shi Mo Wei Qian 。

Wo Wei Chou Duo Bei Jie Wu ,Yu Chou Jia Ju Lei Zhan Han 。

Ji Ri Dong Feng Du Yan Men ,Hu Fu Jia Yong Gan Fang Chen 。

Ying Yuan Gao Wei Xu You Guo ,Wei Bi Duo Qing Bian Fu Chun 。

Guo Yan Zhi Kan Hua Yan Ji ,Jing Xin Chu Jian Cao Ya Xin 。

Kuang Yin Lan Zui Wu Ju Shi ,Shi Xin Guang Yin Shu San Ren 。

携琴小图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

离别之酒请不要推辞,让我们开怀畅饮。入朝为官就像靠近玉炉中的熏香让人心中欢畅,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注释

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比似:好象,犹如。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

携琴小图赏析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钟山,“诵诗说佛”(苏轼语),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此相适应,他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雅丽工致的绝句,在这种凝炼轻巧的形式中,他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例子。

  诗写泛舟江上所见的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象,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来构成他的画面,“江北秋阴一半开”一句,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低徊”本来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主,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它颇有米家山水的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是明快清晰的,而好象是有意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阴沉的秋空不是全部开朗而是“半开”,可见光线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灿明艳,而带着雨意,它不是暴风雨之前翻滚的黑云,却是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面的基调。

  三、四两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山是纠结盘曲的,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正告诉诗人前途遥远,道路无穷。这两句写江行的待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后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名句。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影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苏轼评王维的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讲法,把诗境与画意结合在一起谈。诗与画的紧密结合,在唐朝的山水诗、画中得到完美的结合。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都带有画的气质与风韵。唐人的山水诗画重点突出自然的美。宋人的山水画强调质,通过时序节令和布局,表现真实的生活,山水诗也提倡清新蕴藉,要求把真情实感通过客观描写表达出来。王安石的山水诗,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这首写江行的诗,在灰暗的底色上布置了一幕开阔的画图,辅以幽深的笔调,与米芾山水画笔法相吻合,表现一种含蓄朦胧的美。同时,诗人又经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示出对路途遥远、风云变幻的惆怅,把主观思想加入了山水诗中,丰富了诗的主题。

携琴小图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作者离开桂州北归,在湖南观察使李回幕中短期逗留,秋初继续出发,途经梦泽。梦泽此地在春秋时期是楚国属地,当时楚宫是一片轻歌曼舞的盛况,而现今看到的却是荒原上茅草在悲风中颤动,满目肃杀凄凉景象。对比之下,作者不由感概万分,遂写下此诗。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1

《野堂惠老惠筍》 谢道承

兜率山深露气清,柳阴暗处藕花明。

无端拾得闲烦恼,背却西湖又入城。

2

《渔家傲 记得》 史徽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潮色银河铺碧落,
日光金柱出红盆。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3

《碧霄》 张承

主人得幽石,日觉公堂清。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
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

4

《金缕曲 题《花帘词》寄吴蘋香女士,用本集中韵》 沈宛君

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国难悲如毁,亲离叹数穷。

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幸兹同宴醑,引满爱樽空。

5

《虚白室为毛经历赋》 言娱卿

碧天如水水如天,月入湖中璧样圆。

却被先生来弄碎,一团成百百成千。

6

《雪夜归舟和周次玉太守韵 其二》 谭垣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7

《和石田翁落花诗(七首)》 黎淳先

山断情相接,江同派暂分。无风犹细浪,有日却轻云。

生熟衣中半,阴晴气两熏。还家浑欲早,徐棹也堪欣。

8

《乔宜中邀看杏花并再和宜中刘禹畴韵》 窦洵直

月色还将雪色同,雪光却与月光通。

都将大地作月窟,仍牖碧天名雪宫。

9

《八音诗》 杨世清

玉殿初晨淑气和,璧池冰解水生波。

龟台圣母增年历,万寿无疆积庆多。

10

《黄华石寄示儿潮》 朱应龙

面南一片黑,俄起北风颠。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
鱼龙方簸荡,云雨正喧阗。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