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哉亭》

清代 朱彝尊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孤山擎山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香。

满酌湖遥一时酹,问咸平事已荒凉。

片石长松时下有,青山绿水觉来无。姚黄赏尽东归去,六六峰前会酒徒。

使舰新成泛碧澜,更陪李郭共登仙。深惭一水如衣带,不称君家旧济川。

老大於节物,真成风马牛。

出山赴嘉招,敝袍厕英游。

箫鼓市井隘,绮罗人物稠。

嫦娥亦飞来,余光上帘钩。

使君民父母,谣颂布政优。

牙旗错彩绣,康衢看遨头。

夜气烛光满,春寒香雾浮。

中兴太平象,郡国皆鲁邹。

丰年入醉乡,颁白卧道周。

遥知苍龙阙,宴敞华萼楼。

惟公班马手,斯文擅风流。

行归侍严宸,玉堂听更筹。

独怜衰病客,鬓毛蚤惊秋。

颓然宾裾后,报德惭应刘。

快哉亭拼音解释

Chou Suo Ba Yun Wang Shi Kong ,Zhi Jiang Yi Hen Ji Fang Cong 。

Gui Xin Qian Gu Zhong Nan Bai ,Ti Xue Wan Shan Du Shi Hong 。

Zhi Dai Cui Yan Shen Ye Yue ,Hun Fei Jin Shui Jiu Dong Feng 。

Zhi Jin Ran Chu Huai Xiang Hen ,Chang Gua Xing Ren Wang Yan Zhong 。

Gu Shan Qing Shan Shui Zhong Yang ,Liu Xia Mei Hua Dai Dai Xiang 。

Man Zhuo Hu Yao Yi Shi Lei ,Wen Xian Ping Shi Yi Huang Liang 。

Pian Shi Chang Song Shi Xia You ,Qing Shan Lu Shui Jue Lai Wu 。Yao Huang Shang Jin Dong Gui Qu ,Liu Liu Feng Qian Hui Jiu Tu 。

Shi Jian Xin Cheng Fan Bi Lan ,Geng Pei Li Guo Gong Deng Xian 。Shen Can Yi Shui Ru Yi Dai ,Bu Chen Jun Jia Jiu Ji Chuan 。

Lao Da Yu Jie Wu ,Zhen Cheng Feng Ma Niu 。

Chu Shan Fu Jia Zhao ,Bi Pao Ce Ying You 。

Xiao Gu Shi Jing Ai ,Qi Luo Ren Wu Chou 。

Chang E Yi Fei Lai ,Yu Guang Shang Lian Gou 。

Shi Jun Min Fu Mu ,Yao Song Bu Zheng You 。

Ya Qi Cuo Cai Xiu ,Kang Qu Kan Ao Tou 。

Ye Qi Zhu Guang Man ,Chun Han Xiang Wu Fu 。

Zhong Xing Tai Ping Xiang ,Jun Guo Jie Lu Zou 。

Feng Nian Ru Zui Xiang ,Ban Bai Wo Dao Zhou 。

Yao Zhi Cang Long Que ,Yan Chang Hua E Lou 。

Wei Gong Ban Ma Shou ,Si Wen Shan Feng Liu 。

Xing Gui Shi Yan Chen ,Yu Tang Ting Geng Chou 。

Du Lian Shuai Bing Ke ,Bin Mao Zao Jing Qiu 。

Tui Ran Bin Ju Hou ,Bao De Can Ying Liu 。

快哉亭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释

戚戚:忧愁的样子。悰:快乐。行乐:游玩。

寻云:追寻云霞的踪迹,指登高。陟:登,上。累榭:重重叠叠的楼阁。榭,台上有屋叫榭。随山:顺着山势。菌阁:华美的楼阁。

暧:昏暗,不明晰。阡阡:同“芊芊”,茂盛的样子。生烟:指新生之烟。漠漠:弥漫,散布。

荷:荷花。余花:残余的花朵。

不对:不面对着,这里指不饮酒。芳春酒:芳香的春酒,这里指美酒。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快哉亭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快哉亭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1

《状江南。孟春》 杨淑贞

米多糠少贺丰登,莲吐双花麦五茎。

别有到家呈瑞处,绕篱黄菊向人明。

2

《次韵陈伯和》 陈衍

昔年家住太湖西,常过吴兴罨画溪。水阁筠帘春似海,梨花影里睡凫鹥。

3

《小儿何所爱 其三》 吴益

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

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

恻怆恒山羽,留连棣萼篇。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

城郭三千岁,丘陵几万年。唯馀松柏垄,朝夕起寒烟。

短歌三献曲,长夜九泉台。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

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独此伤心地,松声薄暮来。

4

《江上琴兴》 林某

昔年潘阆足诗情,曾过钱塘眼暂明。今日天涯闻此句,无穷乡思逐江声。

5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三》 徐师仁

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

他人不见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6

《护国院十咏 其八 凤凰山》 林实之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7

《峡江龙母庙》 高燮

弹丸旧是吟边物,珠走钱流义自通。认得徐家生活句,新来栏典讳诗穷。

8

《叶竹窗出示月中折枝桂花上有司马兰亭题字 其二》 文掞

鸟旟陪访道,鹫岭狎栖真。四禅明静业,三空广胜因。

祥河疏叠涧,慧日皎重轮。叶暗龙宫密,花明鹿苑春。

雕谈筌奥旨,妙辩漱玄津。雅曲终难和,徒自奏巴人。

9

《归舟偶述 其一》 胡用和

都梁日日招吾人,梅花已复矜小春。

胡为要随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

弹琴几时鬓毛脱,端是天教个中活。

僧伽初不负先生,久办淮山作衣钵。

10

《题阊门外小寺壁》 潘求仁

淮水绵绵不绝流,渡江龙化复东游。

宗盟尚诧当年盛,交分还欣此日投。

名并邛郲公等继,政称京兆我难酬。

得时俱为公家计,三窟宁当各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