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偶书》

明代 杨晋

烟苍苍兮白鸟飞,水茫茫兮金鳞嬉。空杳杳兮智不知,觉冥冥兮性所宜。

包万像而括二仪,彻三际而周四维。影象累累,品类差差。

发挥元自我,点化更由谁。方之则矩,圆之则规。不须特地,且么过时。

兀兀腾腾,憨憨痴痴,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

刘宗火冷寒灰灭,浣衣墩上蘋花热。一饭王孙直许钱,消得鸾刀几回血。

荒街日夜走黄尘,西风酸断石麒麟。笑他白手女天子,不及沙头愚妇人。

张玉岩草书

自唐晋倾亡之后,草书扫地无踪迹。天再产玉岩翁,卓然独立根基。甚纲纪?胸怀洒落,意气聪明,才德相兼济。当日先生沉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霜毫历历蘸寒泉,麝墨浓浓浸端溪。卷展霜缣,管握铜龙,赋歌赤壁。

【幺】仔细看六书八法皆完备,舞凤戏翔鸾韵美。写长空两脚墨淋漓,洒东窗燕子衔泥。甚雄势!斩钉截铁,缠葛垂丝,似有风云气。据此清新绝妙,堪为家宝,可上金石。二王古法梦中存,怀素遗风尽真习。料想方今,寰宇四海,应无赛敌。

【五煞】尽一轴,十数尺,从头一扫无凝滞。声清恰似蚕食叶,气勇浑同猊抉石。超先辈,消翰林一赞,高士留题。

【四】写的来狂又古,颠又实,出乎其类拔乎萃。软如杨柳和风舞,硬似长空霹雳摧。真堪惜!沉沉着着,曲曲直直。

【三】画一画如阵云,点一点似怪石,撇一撇如展鵾鹏翼。栾环怒偃乖龙骨,峻峭横拖巨蟒皮。特殊异,似神符堪咒,蚯蚓蟠泥。

【二】写的来娇又嗔,怒又喜,千般丑恶十分媚。恶如山鬼拔枯树,媚似扬妃按羽衣。谁堪比,写黄庭换取,道士鹅归。

【一】颜真卿苏子瞻,米元章黄鲁直,先贤墨迹君都得。满箱拍塞数千卷,文锦编挑满四围。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

【尾】据划画难,字样奇,就中浑穿诸家体,四海纵横第一管笔。

雪后偶书拼音解释

Yan Cang Cang Xi Bai Niao Fei ,Shui Mang Mang Xi Jin Lin Xi 。Kong Yao Yao Xi Zhi Bu Zhi ,Jue Ming Ming Xi Xing Suo Yi 。

Bao Wan Xiang E Kuo E Yi ,Che San Ji E Zhou Si Wei 。Ying Xiang Lei Lei ,Pin Lei Cha Cha 。

Fa Hui Yuan Zi Wo ,Dian Hua Geng You Shui 。Fang Zhi Ze Ju ,Yuan Zhi Ze Gui 。Bu Xu Te Di ,Qie Me Guo Shi 。

Wu Wu Teng Teng ,Han Han Chi Chi ,Bo Bo Qie Qie E Wei Wei Lei Lei 。

Liu Zong Huo Leng Han Hui Mie ,Huan Yi Dun Shang Pin Hua Re 。Yi Fan Wang Sun Zhi Xu Qian ,Xiao De Luan Dao Ji Hui Xue 。

Huang Jie Ri Ye Zou Huang Chen ,Xi Feng Suan Duan Shi Qi Lin 。Xiao Ta Bai Shou Nu Tian Zi ,Bu Ji Sha Tou Yu Fu Ren 。

Zhang Yu Yan Cao Shu

Zi Tang Jin Qing Wang Zhi Hou ,Cao Shu Sao Di Wu Zong Ji 。Tian Zai Chan Yu Yan Weng ,Zhuo Ran Du Li Gen Ji 。Shen Gang Ji ?Xiong Huai Sa Luo ,Yi Qi Cong Ming ,Cai De Xiang Jian Ji 。Dang Ri Xian Sheng Chen Zui ,Tuo Jin Lu Ding ,Luo Xiu Xuan Yi 。Shuang Hao Li Li Zhan Han Quan ,She Mo Nong Nong Jin Duan Xi 。Juan Zhan Shuang Jian ,Guan Wo Tong Long ,Fu Ge Chi Bi 。

【Yao 】Zi Xi Kan Liu Shu Ba Fa Jie Wan Bei ,Wu Feng Xi Xiang Luan Yun Mei 。Xie Chang Kong Liang Jiao Mo Lin Li ,Sa Dong Chuang Yan Zi Xian Ni 。Shen Xiong Shi !Zhan Ding Jie Tie ,Chan Ge Chui Si ,Si You Feng Yun Qi 。Ju Ci Qing Xin Jue Miao ,Kan Wei Jia Bao ,Ke Shang Jin Shi 。E Wang Gu Fa Meng Zhong Cun ,Huai Su Yi Feng Jin Zhen Xi 。Liao Xiang Fang Jin ,Huan Yu Si Hai ,Ying Wu Sai Di 。

【Wu Sha 】Jin Yi Zhou ,Shi Shu Chi ,Cong Tou Yi Sao Wu Ning Zhi 。Sheng Qing Qia Si Can Shi Ye ,Qi Yong Hun Tong Ni Jue Shi 。Chao Xian Bei ,Xiao Han Lin Yi Zan ,Gao Shi Liu Ti 。

【Si 】Xie De Lai Kuang You Gu ,Dian You Shi ,Chu Hu Qi Lei Ba Hu Cui 。Ruan Ru Yang Liu He Feng Wu ,Ying Si Chang Kong Pi Li Cui 。Zhen Kan Xi !Chen Chen Zhe Zhe ,Qu Qu Zhi Zhi 。

【San 】Hua Yi Hua Ru Zhen Yun ,Dian Yi Dian Si Guai Shi ,Pie Yi Pie Ru Zhan Kun Peng Yi 。Luan Huan Nu Yan Guai Long Gu ,Jun Qiao Heng Tuo Ju Mang Pi 。Te Shu Yi ,Si Shen Fu Kan Zhou ,Qiu Yin Pan Ni 。

【E 】Xie De Lai Jiao You Chen ,Nu You Xi ,Qian Ban Chou E Shi Fen Mei 。E Ru Shan Gui Ba Ku Shu ,Mei Si Yang Fei An Yu Yi 。Shui Kan Bi ,Xie Huang Ting Huan Qu ,Dao Shi E Gui 。

【Yi 】Yan Zhen Qing Su Zi Zhan ,Mi Yuan Zhang Huang Lu Zhi ,Xian Xian Mo Ji Jun Du De 。Man Xiang Pai Sai Shu Qian Juan ,Wen Jin Bian Tiao Man Si Wei 。Tong San Mei ,Mo Ya De Ben ,Hua Zan Chu Bei 。

【Wei 】Ju Hua Hua Nan ,Zi Yang Qi ,Jiu Zhong Hun Chuan Zhu Jia Ti ,Si Hai Zong Heng Di Yi Guan Bi 。

雪后偶书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亭旁的绿树已变得苍黄,送别的筵席上几次举杯话别.常常害怕离别而不忍听那《阳关曲》,更何况如今秋色萧索身是远行人。

清泪沾湿了罗巾,人人都黯然伤神,一腔离恨就像不尽的江水一样深。哪里去找千尺的横江铁锁,在这烟水迷蒙的渡口截断江流。

注释

岸雨:一作“片雨”。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塞:边塞。客泪:离乡游子的眼泪。

敝裘:破旧的皮衣。敝:破损;裘:用毛皮制成的御寒衣服。

瓜州:即晋昌(今甘肃敦煌)。

雪后偶书赏析

  《洞箫赋》对后来马融《长笛赋》、嵇康《琴赋》诸作均有一定的影响。马融在《长笛赋》序文中阐述其创作动机时说:“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由此可见其影响。谈到《洞箫赋》必然要提到枚乘,据《文选》记载枚乘应是最早写音乐赋的作者,但他的《笙赋》早已亡佚,所以无从考证。而他的《七发》第一部分就描写了音乐,结构上主要是从琴的取材、制器、乐声等方面来展开的。王褒的《洞箫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对《七发》中相关的片断的扩充,但《七发》并不以音乐命名,而且音乐也只是其一部分,所以《洞箫赋》应是现存最早的、以音乐为题材的作品。

  《洞箫赋》的结构布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作者详细地叙述了箫的制作材料的产地情况,然后写工匠的精工细作与调试,接着写乐师高超的演奏,随后写音乐的效果及其作用。基本上通过“生材、制器、发声、声之妙、声之感、总赞”的顺序来写洞箫这件乐器,这也成为后来音乐赋的一个固定模式。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管乐器统称为笛或邃,所称箫者应该是排箫,所以《洞箫赋》之箫应为排箫。从赋中“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中的“参差”也可知此处洞箫为排箫,因为古时洞箫又有别称“参差”。排箫即洞箫或箫,据《尔雅·释乐》郭璞注曰大箫“编二十三管”,小箫“十六管”。下面以《洞箫赋》的结构顺序来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生材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此句指出了箫竹的产地,即江南的土山坡上。《丹阳记》曰:“江宁县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由此其产地也得到了印证。再接下文章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箫竹所处的环境: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靡,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汤,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闲。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

  此段写到了山、水、猿、禽,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产出适合作箫的竹子,突出箫竹吸收天地之精华而成材的环境。

  (二)制器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带以象牙,掍其会合;锼镂离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鑈”此句主要描写了箫的制作,写到了巧匠鲁班制器,夔、妃来定律数,并镶嵌上象牙作为装饰,以及各种文饰,可见其制作的工序繁琐、细致,就其外形来说也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三)发声

  此部分写到了盲者由于“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所以才能做出“故吻吮值夫宫商兮,龢纷离其匹溢”的音乐,这也是古代之所以有很多盲人乐师的主要原因。在后面紧接着写到了吹奏者吹奏时的身体的动作(“形旖旎以顺吹兮”)以及面部的动作(“气旁迕以飞射兮”),这种面部脸颊和咽部“一鼓一缩”的技巧动作应该是古代的吹奏方法,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应该是不科学的。此部分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乐声的特点如“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等。

  (四)声之妙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乐声的美妙效果,“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写到了人声与箫声的和谐相伴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以下几句“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氾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迏,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分别描写其巨声、妙声、武声、仁声的特点,并运用通感的描写方法来阐述不同“乐声”的特点,写到“巨声”以“慈父之畜子”这样的形象来描述其人声和箫声和谐的特点,用“孝子之事父”来形象的表述“妙声”清和流畅的特点。“武声”则已“雷霆輘輷”的意象来表述。至于“仁声”的特点就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即以和缓的南风吹拂万物的景象来表现。

  (五)声之感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听者的感受。“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虣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写到不同的人听到这样的音乐后的反映,来说明此音乐的感化教化作用。“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那也同样表现了音乐的美妙所达到的艺术感染力。“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撆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则从“知音”和“不知音”者内心的感受及“悲”“欢”之音所造成的不同的情感冲击来描写不同的声音感受。再后来则通过描写“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翊翊。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蜿转,瞪瞢忘食”蟋蟀、蚸蠖、蝼蚁、蝘蜒等动物的表现从另外的角度写对乐声的不同感受和音乐引人入胜的效果。

  (六)总赞

  这一部分写到了箫声音色丰富的特点,描写声音强、弱、高、低不同的效果,并运用比喻的后发来进行描绘。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结合作者的生平来看,作者比较注重对儒家音乐思想的阐发,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仁人之德来比拟音声,展现了作者的儒家意识,这是对儒家音乐思想的发挥。从文章中读者时时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

  总的来说《洞箫赋》开音乐赋固定写作模式的先河,在他以后,其他赋家纷纷效仿,从而使这种模式的地位得以确立。从另一方面讲,《洞箫赋》的这种“取材、制器、发声……”的模式基本囊括了此乐器所能涉及的诸多方面,这与武帝确立的“大一统”的思想不无吻合之处,而从一下的细节方面,读者同样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取材方面:在描写这一部分时,作者强调了箫竹所处环境的险峻、凄寒,即“江南丘壑”、“岖嵚岿崎”,同时也写到了选材的要求,在文中则体现为“洞条畅而罕节兮”的描述,这些正与儒家推崇逆境造才、为才是用的思想相吻合。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圣主”的作用,从而体现了阶级观念。

  (二)制器方面:要求做到“挹抐擫鑈”,即中制、符合礼制规格,这与礼乐制度的等级观念不无关系,而且从洞箫的外形来看,它也是非常符合礼制的。

  (三)声音的描述方面:在描述不同的声音时,特别是描写巨声和妙声时,用“慈父畜子”和“孝子事父”的仁义道德表现来形象的展现其声音的特点。

  (四)声音作用方面:这一部分集中的体现了儒家音乐思想中的所推崇的教化作用。“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顇”此句说顽固凶残的丹朱、商均、夏桀、盗跖、夏育、申博听了以后都受到震惊而醒悟过来,改变自己的恶性而陷入自我反省之中。“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则说吹奏洞箫就能把人引入感化之道,所以长久地使用它的作用就很可贵了。所以说此部分所体现的儒家音乐思想的教化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洞箫赋》还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以悲为美”的社会审美趣向,“悲”据蔡仲德先生的论断来说汉代所说的悲应该是指“悲乐”,而不是说音乐感动人而使人产生撇泪流涕的表现。首先取材方面,通过“孤雌寡鹤”“秋蜩不食”“玄猿悲啸”这些物象以说明箫竹生长环境的悲,从而为箫的制作奠定了悲的基调。然后又提到了盲乐师的因为生下来就不见光明,心中郁结了很多忧愁悲愤,只有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来,所以才会有“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的表现。对于乐声的感受和作用,文中提到“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即认为只有那些体会到悲乐感情的人才能称之为“知音者”,说明作者以能欣赏悲乐为其音乐审美的标准,这也是汉代音乐审美的一大特色。

  总之,《洞箫赋》为后来音乐赋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在描写方面它运用多种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其中既有高山流水,也有乐师尽情的表演,更有对于乐声的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音乐思想方面,此赋涉及很多儒家音乐思想的内容,这也是汉代“大一统”思想影响的表现,但是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声音”的描写,所以使音乐固有的娱乐性凸现出来,这一点也是他的赋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中也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向,从而更加全面的展现了汉代大文化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雪后偶书创作背景

对于这组诗创作背景的看法,学界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上海复旦大学及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李白诗选》,均据此诗中“郎今欲渡缘何事”一语,认为“郎”乃古时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因此推定此诗乃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初出蜀时所写。

杨晋

杨晋,字子昼,一字二雪。香山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贡生,官兵部职方司主事,旋致仕归养。有《何慕台遗稿》。清光绪《香山县志》卷一一、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1

《读及庵寄诗》 刘天谊

湘山千岭树,桂水九秋波。露重猿声绝,风清月色多。

2

《题沙定峰读史大略后》 杨士芳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馀柳可藏鸦。岸傍昔道牵龙舰,

河底今来走犊车。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

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

3

《古诗二首 其一》 丁西湖

钟妖鸣吾旁,杨獠舞吾侧。

东西俱有碍,群盗何时息。

丈夫堂堂躯,坐受世褊迫。

仙人千仞岗,下视笑予厄。

谁能久郁郁,持斧破南壁。

窗开三尺明,空纳万里碧。

岩霏杂川霭,奇变供几席。

谁见老书生,轩中岸玄帻。

荡漾浮世里,超遥送兹夕。

倚楹发孤啸,呼月出荒泽。

天公亦粲然,林壑受珠璧。

会有鹤驾宾,经过来见客。

清晓坐南轩,望山头屡侧。

居士亦岂痴,飞云方未息。

乐哉此远俗,乱世免怵迫。

那知百战祸,岂识三空厄。

闭门美享睡,开门瞻翠壁。

远客谢主人,分此一窗碧。

新晴鸟鸣檐,微暑风入席。

萧然此白首,岂更冒朝帻。

誓将老兹地,不复数晨夕。

但恨食无肉,臞仙出山泽。

蛰雷转空肠,吐句作圭璧。

一笑示邻家,向来复此客。

我昨在衡山,伤心冲路侧。

岂知得此地,一坐数千息。

易安生痛定,过美出饥迫。

誓言如齐侯,常戒在莒厄。

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

如何不己奈,开窗玩霏碧。

招呼面前山,浮翠落衾席。

一笑等儿戏,都忘雪侵帻。

人生何不娱,今夕定何夕。

向来万顷胸,余地吞七泽。

念此亦细事,未遽瑕生璧。

聊使山中人,永记山下客。

4

《秋日集饮大树园》 潘牥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词藻世传平子赋,

园林人比郑公乡。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5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 其三》 罗杞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6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五》 张仲方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夕宿灵台伴烟月,

晨趋建礼逐衣裳。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7

《立秋日客去与启之静坐》 俞允若

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8

《晚步西湖畔,会叶舜臣自运司中出》 翁定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9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周容淑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

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

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

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10

《宿大河屯》 李覯

百虫将入蛰,一气已归根。今古在还去,光阴朝又昏。

莫随尘衮衮,须悟性存存。谁得逍遥趣,南鹏是北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