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 其一》

未知 陈昂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

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

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祖德由来重燕贻,庆馀此日美孙枝。夜台迥隔幽明路,庙像能存爱悫时。

共睹清高瞻拜肃,难忘缔造念修随。君家物色曾惟肖,梦赉他年亦自宜。

苏门长啸意何如,叹息人间几丈夫。何处约君同槁坐,飞云顶上天为徒。

竹深鸟语喧,日出花生妍。城外人家少,清幽得自然。

有僧来问讯,客至总谈禅。茶罢丝桐响,閒情寄七弦。

萧索西风独倚楼,殊方落日正悲秋。忽逢杯酌成嘉会,似为风尘慰倦游。

一醉浑忘身是客,微名真与世同浮。相酬不尽乡园意,徙倚堪消万斛愁。

满目风涛祇自伤,十年回首笑为郎。含沙每恨形难见,下石翻愁计易长。

畏路岂须悲失马,高冈谁为惜鸣凰。樗材止合甘留滞,潦倒江湖忆庙廊。

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 其一拼音解释

Jiang Jun Mai Gu Chu ,Guo Ke Shi Ying Feng 。

Bei Fa Sheng Qian Lie ,Na Zhi Si Hou Zhong 。

Shan He Rong Ma Yi ,Ti Lei Gu Jin Tong 。

Qi Duan Feng Qiu Cao ,Cang Cang Luo Zhao Zhong 。

Zu De You Lai Zhong Yan Yi ,Qing Yu Ci Ri Mei Sun Zhi 。Ye Tai Jiong Ge You Ming Lu ,Miao Xiang Neng Cun Ai Que Shi 。

Gong Du Qing Gao Zhan Bai Su ,Nan Wang Di Zao Nian Xiu Sui 。Jun Jia Wu Se Zeng Wei Xiao ,Meng Lai Ta Nian Yi Zi Yi 。

Su Men Chang Xiao Yi He Ru ,Tan Xi Ren Jian Ji Zhang Fu 。He Chu Yue Jun Tong Gao Zuo ,Fei Yun Ding Shang Tian Wei Tu 。

Zhu Shen Niao Yu Xuan ,Ri Chu Hua Sheng Yan 。Cheng Wai Ren Jia Shao ,Qing You De Zi Ran 。

You Seng Lai Wen Xun ,Ke Zhi Zong Tan Chan 。Cha Ba Si Tong Xiang ,Jian Qing Ji Qi Xian 。

Xiao Suo Xi Feng Du Yi Lou ,Shu Fang Luo Ri Zheng Bei Qiu 。Hu Feng Bei Zhuo Cheng Jia Hui ,Si Wei Feng Chen Wei Juan You 。

Yi Zui Hun Wang Shen Shi Ke ,Wei Ming Zhen Yu Shi Tong Fu 。Xiang Chou Bu Jin Xiang Yuan Yi ,Xi Yi Kan Xiao Wan Hu Chou 。

Man Mu Feng Tao Chi Zi Shang ,Shi Nian Hui Shou Xiao Wei Lang 。Han Sha Mei Hen Xing Nan Jian ,Xia Shi Fan Chou Ji Yi Chang 。

Wei Lu Qi Xu Bei Shi Ma ,Gao Gang Shui Wei Xi Ming Huang 。Chu Cai Zhi He Gan Liu Zhi ,Liao Dao Jiang Hu Yi Miao Lang 。

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 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

瘦弱的马驮着我满腹的诗情奔走天涯,飞倦了的乌儿哀鸣着,小山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柳絮扑打着我的头,给我增添了白发。

注释

遥:远。这里指时间漫长。

天宇:天空。

露华:露水。

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 其一赏析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近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虽壮怀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论,粗犷叫器。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它真的“昨夜”铿然有声作“匣中鸣”么?诗人一开章暗用了一个典故: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刀剑录》也说,乌孤宝刀“有敌至,必鸣”。近代鉴湖女侠秋瑾也用过这个典故,“昨夜龙泉壁上鸣”。这不明明是借身边佩刀来表达抗敌救国的强烈愿望?“燕赵”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包括河北、山西一带地区。诗题中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曾出现过荆轲、高渐离这些英雄豪侠!诗人说“悲歌最不平”,意思是:他们热血刚肠,疾恶如仇,面对强敌,敢于拔剑而起,还不是因为心头块垒难平?

  《经世编序》里说,陈子龙“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年轻时与夏允彝等缔结“畿社”,企图匡救时弊。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中进士,如今正当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抗敌御侮的决心,匡时济世的夙愿,交织成巨大的精神原动力。今天途经“燕赵”旧地,枨触起荆轲的往事,怎能不使他沸腾起一腔热血,急于投入战斗,效命疆场呢?

  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不正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吗?在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陈子龙却只能用“可怜”来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不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么?

  诗人出语犹如悲叹,又绝非无病呻吟,庸人自扰。崇祯以来,后金已先后于1629年(崇祯二年)、1634年(崇祯七年)、1636年(崇祯九年)三次入关犯境,进逼北京郊区,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十载三逢敌骑来”即指此国难。时刻关心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陈子龙,已经预感到不久将会有国破家亡的惨祸了,“可怜”二字下得正好。

  昏庸腐朽的明王朝的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不值得为它唱挽歌;可是,诗人为之倡导的大敌当前,敢于英勇赴死的荆轲式英雄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后来者珍视。

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 其一创作背景

曾经繁荣鼎盛的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山河寥落,城乡破败。尤其是昔日繁华热闹的古城长安,更呈现出一番萧条凄凉的景象。诗人耿湋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千,无尽的悲哀涌上心头,因写下此诗。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1

《挽义民陆宗秀》 郑任钥

水赢牵路漫,水缩滩碛多。

涉世正如许,忠信平风波。

寒肩拥榾柮,灰裹寻阴何,

举头见南山,白云生薜萝。

2

《和裴库部诸家雪 侯家》 顾树芬

客随陶令遣,斋甚太常严。傥或非黄奶,那知此黑甜。

3

《元夕灯词 其七》 虞炎

雨引莓苔上短垣,流泉无恙自涓涓。

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

4

《郴州苏仙人宅》 沈茝纫

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5

《西王母蟠桃宴图》 褚緭

活计鱼虾蟹,此事属渔舟。

6

《浮山谒大禹王庙观山海经塑像》 易中行

南山有佳人,迥立未可亲。

而况得道者,其间梅子真。

8

《金陵逢张乔》 杨伦

力辞富贵回天上,不事楼台起宅中。

问道但怀重舍盖,对优甯兴独延崇。

精神宛似初平蔡,信突那应久在东。

帝念中兴思旧德,未容高枕北窗风。

9

《周巨寺》 郑师

古人轻国重一士,士皆大吕黄锺器。

道於天运主消长,身为民生管荣悴。

五羊老仙用心古,清不受尘如止水。

一肩直欲荷斯文,两眼从前识英伟。

欢然得士如得金,甚矣爱贤犹爱已。

高山流水甫点头,急电惊雷即烧尾。

天南天西各一握,未见名流早倾意。

声光蔚起摩日月,气类相求如鉴燧。

春风娅姹吹笔端,毛嫱西施无粉腻。

咄哉婢子磨青铜,双颊晞红欠才思。

珊瑚琢钩珠结网,锦署玉堂相望咫。

崔群美庄居第一,推毂好言良有味。

乐莫乐乎遇合新,忧莫忧乎轇轕始。

拄撑大厦必众木,扶植太平须善类。

君不见黄河以北函关东,无数赤子号悲风。

10

《康孟担至自闽》 陈去疾

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