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出玉花 本名减字木兰花 赠大毕先生》

明代 宗臣

天汉龙初返,星桥鹊乍分。

隔河收片雨,宿浦有残云。

复作孤舟别,兼悲一叶闻。

相看此时恨,不独在离群。

丛林宵坐月,脉脉若为情。雁影初移塔,蟾光渐透楹。

转添蟾魄静,隐约佛灯明。皎皎菩提下,飘飘入定声。

仙仗行宫旧内居,花间往往驻鸾舆。

徒闻汉帝横汾曲,不见长卿谏猎书。

天子射蛟开水殿,奚官牧马遍郊墟。

蒹葭苜蓿秋无限,怅望烟云万里余。

长途亦一食,饥困日难胜。暑气万山出,青天一线迎。

沙低车脚软,石滑树头横。果然行不得,惭愧鹧鸪声。

夜署无金凛四知,郡门流水见心期。西瓯望岁情方切,东粤扳辕去尚迟。

帝里肯堂留旧泽,蛮乡归梦写新诗。容城夫子曾同谱,今日登龙是我师。

金莲出玉花 本名减字木兰花 赠大毕先生拼音解释

Tian Han Long Chu Fan ,Xing Qiao Que Zha Fen 。

Ge He Shou Pian Yu ,Su Pu You Can Yun 。

Fu Zuo Gu Zhou Bie ,Jian Bei Yi Ye Wen 。

Xiang Kan Ci Shi Hen ,Bu Du Zai Li Qun 。

Cong Lin Xiao Zuo Yue ,Mai Mai Ruo Wei Qing 。Yan Ying Chu Yi Ta ,Chan Guang Jian Tou Ying 。

Zhuan Tian Chan Po Jing ,Yin Yue Fu Deng Ming 。Jiao Jiao Pu Ti Xia ,Piao Piao Ru Ding Sheng 。

Xian Zhang Xing Gong Jiu Nei Ju ,Hua Jian Wang Wang Zhu Luan Yu 。

Tu Wen Han Di Heng Fen Qu ,Bu Jian Chang Qing Jian Lie Shu 。

Tian Zi She Jiao Kai Shui Dian ,Xi Guan Mu Ma Bian Jiao Xu 。

Jian Jia Mu Xu Qiu Wu Xian ,Chang Wang Yan Yun Wan Li Yu 。

Chang Tu Yi Yi Shi ,Ji Kun Ri Nan Sheng 。Shu Qi Wan Shan Chu ,Qing Tian Yi Xian Ying 。

Sha Di Che Jiao Ruan ,Shi Hua Shu Tou Heng 。Guo Ran Xing Bu De ,Can Kui Zhe Gu Sheng 。

Ye Shu Wu Jin Lin Si Zhi ,Jun Men Liu Shui Jian Xin Qi 。Xi O Wang Sui Qing Fang Qie ,Dong Yue Ban Yuan Qu Shang Chi 。

Di Li Ken Tang Liu Jiu Ze ,Man Xiang Gui Meng Xie Xin Shi 。Rong Cheng Fu Zi Zeng Tong Pu ,Jin Ri Deng Long Shi Wo Shi 。

金莲出玉花 本名减字木兰花 赠大毕先生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注释

长只恁(nèn)、愁闷朝夕。

金莲出玉花 本名减字木兰花 赠大毕先生赏析

  诗一开头,便点明了“世乱”这样一个大的背景。“见落梅”而人在“他乡”,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梅花。南方“他乡”的梅花已落,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梅花恐怕刚刚绽放吧。由此又想到故乡是否依旧,亲人们是否还都平安。然而,这一切却无从得知。此时诗人在这荒凉的野塘之畔独自徘徊。接下来二句“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虽是写眼前野渡无人、花鸟自得的悠然景色,实际上却通过环境的死寂,侧面地呈现出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人口锐减的现实。“飞还住”、“去却来”又恰恰代表着诗人的悲怨忧虑,表现了“剪不断、理还乱”,挥之不去,拂之还来的烦恼思绪。

  这是借用古人的故事,来叙述自己的痛苦境遇。诗人这里以季重、子山自比,说旧游之处许多老友都已死掉了,自己近来所作诗文极尽悲哀。这两句,用典极为贴切、恰当,从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到具体的感情脉络,典故与现实都息息相关。因而,不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大大丰富了语言的容量。

  最后二句“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也是用典。据传,汉武帝开掘昆明池,在池底发现许多黑灰。到东汉明帝时,胡僧竺法兰来中国,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这二句是说:我亲身经历了战乱眼看着繁华的都市化为灰烬,夷为荒凉的平地,才相信昆明池底之物确是劫灰,天地确是由成而毁。从“眼看”到“始信”,不仅说明了变迁之大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其中蕴藏着人生如梦的深切悲伤和无力回天的哀诉。有着痛定思痛的彻骨之恨。语虽淡,但情至深。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感脉络清晰、连贯,节奏性很强,声音韵律与心绪的律动和谐统一。首联是引子,触景生情;颔联主要表达一种情绪,创造出浓郁的悲怆气氛。颈联直切主题,镂刻入骨,鲜明而深沉。尾联写所思所悟,言有尽而味无穷。

金莲出玉花 本名减字木兰花 赠大毕先生创作背景

这是陶渊明仿照汉乐府《怨诗》的样式写给自己朋友的一首诗。根据诗中“僶俛六九年”句,知此诗是作于诗人五十四岁,当时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前一年秋天,东晋军队克后秦进入长安,主帅刘裕十二月返建康。诗人的爱国热望幻灭。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1

《莱臧赋赠泰始砖砚歌奉酬长句》 胡槻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

2

《用前韵寄吴知府广德归》 葛其龙

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

3

《荅吕维清兼柬郑遂昌葛可久》 良人

薄薄酒,颜可丹。

粗粗布,身不寒。

丑丑妇,贫相欢。

人生浪行路难,欲不外骛心内安。

富贵底用极力奸,政自沐猴求棘端。

君不见寒儒肮脏默自守,横前书笈,燕坐瓮牖。

麻畦可衣,秫田可酒。

抽针纫绽,侑樽鼓缶,齐眉结发,赖有此妇。

人不裂眦,事无掣肘。

陶陶此兴殊未穷,一身易足天地中。

巷东毕公子,为乐渠能同。

宅舍颇轩亭,园池亦花草。

相过便开樽,掀髯写怀抱。

兰芳菊秀梅含春,拂翠匀红随分好。

乏爱不无苧衣赠,取醉何妨{上四下离}倒。

毕公子,吾之乐兮乐自如,

一杯对妇兮,布衣蔽其躯。

君之乐兮有馀,妓女能楚楚,

樽罍应指呼,醉乡宽闲兮吾得俱。

设侍以金谷倾城之艳姝,酌以宜城九醖之醪敷。

被狐白兮拥罗襦,朝歌暮燕,穷欢极娱。

婪酣佁似骄妻孥,外若丰泽中槁枯。

吾不彼原犹彼不吾羡。

毕公子,方吾徒,

狂歌而起舞,更酬而递劝。

盖不知南威嫫母之有妍丑,

衮衮衣短褐之为贵贱。

彼骄其有,殆醯鸡之撇天。

贪其取,如蜗牛之交战。

益知心怡愉,无穷涂,中焚如,无亨衢。

毕公子,倡予和女笙应竽。

他年遂初赋,老盍歌归去。

尘里无旷怀,人间有同趣。

四方向来志,一巢今可具。

亦不原黄金为梁桂为柱,茅屋三间近君住。

4

《次韵余秀才 其二》 崔旸

才从知已荐,又应辟书行。

廷尉官联重,军谋职任清。

会严东野秀,紫阁晚峰横。

尽是供吟处,归应新筑成。

5

《听旧宫人歌》 聂逊

茅茨八九椽,中有插架轴。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

闲依净几翻,缓绕疏篁读。困即抱之眠,拥鼾宁厌熟。

不知老将至,一时肯载腹。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6

《和答邦直二首 其一》 徐琬

市工营营有工拙,珣也旁睨裁一吷。

扣门属我祗厚颜,结字著书无一惬。

绣衣仙人归告猷,盍收此长助毫发。

青霄政须立螭珥,黑头当看获麟绝。

丰功被世名不灭,珣亦归装倒明月。

7

《翠楼吟 七夕》 孙顾

三间茅屋堪投老,草草生涯随分好。

月池当户镜光寒。竹迳绕檐通大道。

风吹叶叶自成堆,信手拈来一茎草。

贱如泥,贵似宝,

要用便用不须讨。辽天鼻孔被渠穿,

来往行人俱绊倒。呵呵呵,

会也麽,问取前村张四歌。

8

《赵凡夫游太学太学师为赵丈汝师其父少参公凡夫之王父佥宪公同年也 其一》 叶槐

一官偶来泗,举动畏谤嘲。

万事不挂齿,终日口欲胶。

所学未信时,尤欲密斂包。

贤者或我顾,未免谈屡交。

雷侯将家子,而至自陕郊。

踵门贶予书,享馈烦弦匏。

始见气颇劲,既语理不肴。

爱子欲子荐,言毕徒啁啁。

托荫须高林,而乃依寸茅。

盍行游钜公,一言变鱼蛟。

9

《泉上杂歌二首 其二》 周才

母在堂前为父忧,特令儿子谒公侯。

大人若肯行方便,一点春风在笔头。

10

《居庸关公署晚眺》 许国佐

溪水分流急,溪云带湿飞。

防饥童乞米,畏冷客添衣。

雨院碁声润,风窗烛影微。

终须待晴去,踏月夜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