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

清代 姚鼐

归途才五日,晓起每心惊。溪响知滩急,霜严信日晴。

漂流几半载,踪迹愧吾生。先到西湖上,时还访旧盟。

幽人制清管,二指宣宫商。夕响随风迥,馀悲绕山长。

危叶振欲脱,微波动还扬。远近同一听,感余非故乡。

何许开樽散旅愁,疏帘冰簟水南楼。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

閒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东行未见烟尘静,肠断高堂鹤发秋。

浴罢披襟坐,危栏曲曲凉。秋风清枕席,客思入江乡。

乱竹疏萤度,深林众鸟藏。晚来閒物色,风土似荆扬。

卑湿如吴楚,雄严轶汉唐。土床长伏火,板屋颇通凉。

菌出沙中美,椒生地上香。忘归江汉客,直欲比家乡。

凄凉怀故旧,寂寞卧丘园。

溪冷风蒲折,林高雨竹喧。

渔人留野渡,田犬吠衡门。

无限清秋意,何从制一言。

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拼音解释

Gui Tu Cai Wu Ri ,Xiao Qi Mei Xin Jing 。Xi Xiang Zhi Tan Ji ,Shuang Yan Xin Ri Qing 。

Piao Liu Ji Ban Zai ,Zong Ji Kui Wu Sheng 。Xian Dao Xi Hu Shang ,Shi Hai Fang Jiu Meng 。

You Ren Zhi Qing Guan ,E Zhi Xuan Gong Shang 。Xi Xiang Sui Feng Jiong ,Yu Bei Rao Shan Chang 。

Wei Ye Zhen Yu Tuo ,Wei Bo Dong Hai Yang 。Yuan Jin Tong Yi Ting ,Gan Yu Fei Gu Xiang 。

He Xu Kai Zun San Lu Chou ,Shu Lian Bing Dian Shui Na Lou 。Tian Bian Yuan Xiu Yi Huang Hu ,Yu Li Chui Yang Shuang Bai O 。

Jian Dui Gu Ren Si Gu Guo ,Bu Kan Gui Meng Zu Gui Zhou 。Dong Xing Wei Jian Yan Chen Jing ,Chang Duan Gao Tang He Fa Qiu 。

Yu Ba Pi Jin Zuo ,Wei Lan Qu Qu Liang 。Qiu Feng Qing Zhen Xi ,Ke Si Ru Jiang Xiang 。

Luan Zhu Shu Ying Du ,Shen Lin Zhong Niao Cang 。Wan Lai Jian Wu Se ,Feng Tu Si Jing Yang 。

Bei Shi Ru Wu Chu ,Xiong Yan Yi Han Tang 。Tu Chuang Chang Fu Huo ,Ban Wu Po Tong Liang 。

Jun Chu Sha Zhong Mei ,Jiao Sheng Di Shang Xiang 。Wang Gui Jiang Han Ke ,Zhi Yu Bi Jia Xiang 。

Qi Liang Huai Gu Jiu ,Ji Mo Wo Qiu Yuan 。

Xi Leng Feng Pu Zhe ,Lin Gao Yu Zhu Xuan 。

Yu Ren Liu Ye Du ,Tian Quan Fei Heng Men 。

Wu Xian Qing Qiu Yi ,He Cong Zhi Yi Yan 。

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注释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赏析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1

《敕赠康尚书美人》 朱南杰

官贫僻冶游,僧贫僻种花。两贫戏问取,身困意何奢。

数亩葡萄棚,下马如到家。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

竹石能几何,使我心忽遐。自来悭饮者,咽酒亦如茶。

瓮瓶高累累,腹罄卧平沙。欢呼达迄半,一里无栖鸦。

藻文沾白帢,禅榻倒乌纱。衫栏沽酒尽,或恐到袈裟。

2

《白云洞 其一》 崔暨

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

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

3

《湖塘晚眺二首 其二》 吴翌凤

桃花逐水萦纡入,不觉清溪路浅深。执手问名惊见面,论新话旧各伤心。

壶浆馈饷飧加璧,馆谷温存赠有金。似此情怀良匪恶,何嗟岁月去骎寻。

4

《寄新喻丞章季亨》 苏仲

翠雨落经床,林鸠午鸣后。

笋出恐人来,编篱遮谷口。

5

《喜事》 邓仁宪

我昔梦五老,翱翔绿云中。濯足银汉水,上与天门通。

仙人坐中峰,手持玉芙蓉。邀我吹鸾笙,相期入空濛。

清猿夜啼月,梦回迥寥绝。遥遥紫霞想,忽若千年别。

昔向梦中见,今从堂上看。林峦如夙契,烟翠生高寒。

天风飒然来,颇觉衣裳单。恍如陶弘景,置我长松间。

此境何时游,我梦难再续。怅望九叠屏,白云满空谷。

6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十四》 朱筼

多雨问庚日,推窗看卯云。积水连巨涨,沉烟翳初昕。

荷锄虽无力,亦知农事勤。高居但坐嚼,宁不愧盘飧。

7

《崇义里言怀》 陈德武

轺车明发启秦关,缥渺河山紫气殷。清渭波萦劳怅望,莲峰云杳阻跻攀。

鸿门霸气苍烟合,汉寝遗封翠柏閒。万里萧条随薄宦,不知明镜改朱颜。

8

《送裴太博》 周燮祥

入室翠层层,秋容分外澄。花分西内种,树古北朝僧。

波净寒生簟,峰高夜见灯。墨光浓淡里,山水赵吴兴。

9

《九日宴盛唐门》 姚镛

择尽虚无地,因缘在玉京。筑基须稳稳,立鼎要平平。

直竖须弥柱,恒安太极楹。青天为盖覆,庵主乐无生。

10

《送右史之京 其五》 李象鹄

东风杨柳濯青枝,暖日池台艳艳姿。巧石疏花宜对酒,文窗香阁好弹棋。

饥来野鹤如人懒,饮去河豚亦自疑。竹里辛夷差得似,天然一幅辋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