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王夏卿同过曼卿西轩留题》

清代 包兰瑛

萧萧兮寂寥,劳心兮忉忉。

交河水冷胡马骑,良人万时从嫖姚。

罗衣宽尽慵梳掠,翡翠无光香自消。

文词蚤岁诸儒上,操行当朝国士期。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赍志一州麾。

金粟枝头一夜开,故应全得小诗催。

篮舆缓缓随儿女,引入天香洞里来。

避世归来星一周,小丹山下剡溪头。

风尘满眼醒如醉,宇宙关心笑亦愁。

书几日听诸子业,菜畦时共老妻游。

吟鞭倘践相过约,鸡黍犹能食仲由。

谢庭兰玉旧闻名,早岁风流接二兄。白璧无瑕尊士望,青云有路蔼乡评。

箪瓢弗改真天乐,簪绂相高半学生。授馆不为经宿去,知心黄宪异袁闳。

我初游丛林,得人如满月。细披云雾间,桂影若可掇。

旋转二十年,相半分会别。暮途喜可掬,妙语等冰雪。

告我第一义,光艳忽振发。老魔俱辟易,善类随击拂。

是真万里足,一举安能辍。径山光暂韬,夜气尤昭彻。

异时摩聊老,荐藉意甚切。子果识至人,指顾石必裂。

出我连城珍,郊庙冠前列。无令刖足翁,二献文为拙。

谒王夏卿同过曼卿西轩留题拼音解释

Xiao Xiao Xi Ji Liao ,Lao Xin Xi Dao Dao 。

Jiao He Shui Leng Hu Ma Qi ,Liang Ren Wan Shi Cong Piao Yao 。

Luo Yi Kuan Jin Yong Shu Lue ,Fei Cui Wu Guang Xiang Zi Xiao 。

Wen Ci Zao Sui Zhu Ru Shang ,Cao Xing Dang Chao Guo Shi Qi 。Qing Shi Ji Xian Qian Zai Shi ,Bai Tou Ji Zhi Yi Zhou Hui 。

Jin Su Zhi Tou Yi Ye Kai ,Gu Ying Quan De Xiao Shi Cui 。

Lan Yu Huan Huan Sui E Nu ,Yin Ru Tian Xiang Dong Li Lai 。

Bi Shi Gui Lai Xing Yi Zhou ,Xiao Dan Shan Xia Shan Xi Tou 。

Feng Chen Man Yan Xing Ru Zui ,Yu Zhou Guan Xin Xiao Yi Chou 。

Shu Ji Ri Ting Zhu Zi Ye ,Cai Qi Shi Gong Lao Qi You 。

Yin Bian Tang Jian Xiang Guo Yue ,Ji Shu You Neng Shi Zhong You 。

Xie Ting Lan Yu Jiu Wen Ming ,Zao Sui Feng Liu Jie E Xiong 。Bai Bi Wu Xia Zun Shi Wang ,Qing Yun You Lu Ai Xiang Ping 。

Dan Piao Fu Gai Zhen Tian Le ,Zan Fu Xiang Gao Ban Xue Sheng 。Shou Guan Bu Wei Jing Su Qu ,Zhi Xin Huang Xian Yi Yuan Hong 。

Wo Chu You Cong Lin ,De Ren Ru Man Yue 。Xi Pi Yun Wu Jian ,Gui Ying Ruo Ke Duo 。

Xuan Zhuan E Shi Nian ,Xiang Ban Fen Hui Bie 。Mu Tu Xi Ke Ju ,Miao Yu Deng Bing Xue 。

Gao Wo Di Yi Yi ,Guang Yan Hu Zhen Fa 。Lao Mo Ju Bi Yi ,Shan Lei Sui Ji Fu 。

Shi Zhen Wan Li Zu ,Yi Ju An Neng Chuo 。Jing Shan Guang Zan Tao ,Ye Qi You Zhao Che 。

Yi Shi Mo Liao Lao ,Jian Ji Yi Shen Qie 。Zi Guo Shi Zhi Ren ,Zhi Gu Shi Bi Lie 。

Chu Wo Lian Cheng Zhen ,Jiao Miao Guan Qian Lie 。Wu Ling Yue Zu Weng ,E Xian Wen Wei Zhuo 。

谒王夏卿同过曼卿西轩留题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故地重游,宛若以前从外地回家。

汾河岸上袅娜垂柳,似乎还识旧人,欲著人衣,依依难舍。

注释

折:弯曲。

谒王夏卿同过曼卿西轩留题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接着米芾说:“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谒王夏卿同过曼卿西轩留题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贞祐丙子(1216)从秀容南渡避兵之后,至正大甲申(1224)五月应宏词科,就选国史院编修官之前。据词意推测,当写于词人游嵩山时。

包兰瑛

包兰瑛,字者香,一字佩棻,丹徒人。如皋朱兆蓉室。有《锦霞阁诗集》。

猜你喜欢
1

《满庭芳 汴中寒食》 盛乐

新酒初香菊半含。月也三三。日也三三。登高已约上崭岩。世事相担。风雨相担。头上茱萸颠倒簪。身在河南。心在江南。渊明何日解征骖。俯也何惭。仰也何惭。

2

《曹侯旧作题红扇子永嘉陈原父得之》 洪朋

在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

金卮老翁泉,玉盘秋水芰。

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

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

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

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

家传元佑学,口语自妩媚。

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

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

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

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

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

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

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

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

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3

《七夕舟中苦热》 朱熹

弱羽伤弓尚未完,孤飞谁敢拟鸳鸾。

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游人作弹丸。

4

《启》 查嗣瑮

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书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5

《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 梁学孔

孤山擎出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香。满酌湖波遥一酹,问咸平事已荒凉。

6

《定兴喜见太行山》 严嘉谋

成山对三山,残夜动海色。英灵钟此翁,倜傥旧无敌。

高标驾空阔,劲气摧剑戟。危言发冲冠,忧国泪横臆。

当随赴陇书,聊挂游山屐。从容冕旒前,指摘治乱实。

况闻群策用,伫待妖氛息。名与年俱高,机会不容失。

7

《将至叙州》 邵懿辰

水曲山河古乐乡,圣谟曾此降英皇。遗风欲问应无处,破屋颓垣半夕阳。

8

《岁暮感怀四首 其三》 李达可

倾盖黄亭夜,翛然涧壑姿。

倚天唯直干,到地绝旁枝。

亹亹今何许,悠悠只自知。

寒碑卧风雨,千载有深期。

9

《赠内弟程允夫三首 其一》 无闷

长忆都门外,低垂拂路尘。更思南陌上,攀折赠行人。

行人经岁别,杨柳逐年新。何当逢塞雁,重寄一枝春。

10

《墨菜画卷》 憨山德清

切云层阁倚龙城,霜素缇油聚壁经。

严召近臣容侍從,载赓宸唱乐清宁。

神宗燕翼垂贻训,地宝昭彰顯瑞形。

芬馥芸香飘紫禁,荧煌金刻照彤庭。

龟陈洛画开瑶检,弦泛薰风出黼扃。

自庆孤生逢旦暮,愧无嘉颂赞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