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

宋代 家铉翁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东人相见罢,秋草独归时。几日孙弘阁,当年谢脁诗。

寒山叶落早,多雨路行迟。好忆金门步,功名自有期。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守节如初未足观,毫厘终始实其艰。

郑公勇却枢衡贵,卫叔羞居荷橐班。

冷暖万端炊饭顷,是非一著弈棋间。

江湖无限孤高客,拭目看公此召还。

郡阁山斜对,风烟隔短墙。清池如写月,珍树尽凌霜。

行乐知无闷,加餐颇自强。心期空岁晚,鱼意久相忘。

秋江共僧渡,乡泪滴船回。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拼音解释

Ling Bo Qi Luo Wa ,Han Feng Ran Su Yi 。Bie You Zhi Yin Diao ,Wen Ge Ying Zi Fei 。

Dong Ren Xiang Jian Ba ,Qiu Cao Du Gui Shi 。Ji Ri Sun Hong Ge ,Dang Nian Xie Tiao Shi 。

Han Shan Ye Luo Zao ,Duo Yu Lu Xing Chi 。Hao Yi Jin Men Bu ,Gong Ming Zi You Qi 。

Ye Bo Jiang Men Wai ,Huan Sheng Yue Li Lou 。Ming Chao Gui Qu Lu ,You Ge Dong Ting Qiu 。

Shou Jie Ru Chu Wei Zu Guan ,Hao Li Zhong Shi Shi Qi Jian 。

Zheng Gong Yong Que Shu Heng Gui ,Wei Shu Xiu Ju He Tuo Ban 。

Leng Nuan Wan Duan Chui Fan Qing ,Shi Fei Yi Zhu Yi Qi Jian 。

Jiang Hu Wu Xian Gu Gao Ke ,Shi Mu Kan Gong Ci Zhao Hai 。

Jun Ge Shan Xie Dui ,Feng Yan Ge Duan Qiang 。Qing Chi Ru Xie Yue ,Zhen Shu Jin Ling Shuang 。

Xing Le Zhi Wu Men ,Jia Can Po Zi Qiang 。Xin Qi Kong Sui Wan ,Yu Yi Jiu Xiang Wang 。

Qiu Jiang Gong Seng Du ,Xiang Lei Di Chuan Hui 。Yi Ye Wu Chuan Meng ,Jia Shu Li Ma Kai 。

Ni Shi Pian Bu Lei ,You Song Shang Ren Gui 。Ji Shi Tong Gao He ,Xun Xian Chen Huai Yi 。

Yu Xing Jiang Cao Duan ,Lu Zuo Hai Fan Xi 。Zheng Bei Kong Men Fu ,Lin Qi Qi Jie Wei 。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象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象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注释

疏松:稀疏的松树。几千古:几千年。

户:门。

因:机会。安道:即戴安道。此用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事。愁:使动用法,使……愁。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创作背景

诗人是唐肃宗至德年间进士。一生不得志于仕途,曾因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参军。这首诗便是诗人被贬饶州时所作。此时的顾况对于人生多少有了新的体悟,甚至产生了幻灭感。闲情堆积、游宦他乡使诗人产生了浓重的思乡之情。

家铉翁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还,赐号处士,时年八十二,后数年以寿终。《宋史》有传。有《则堂集》六卷,《彊(强)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词存三首收于《全宋词》中。

猜你喜欢
1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十七》 赵时瓈

水浅山深土半沙,刀耕火种做生涯。

今年水旱那堪说,存得妻儿能几家。

2

《题琅琊亭》 折彦质

晓莺啼醒春愁,粉香独步千红地。庭闲散缟,林空翦雪,鸥惊鹤避。妒月魂凄,行云梦冷,温柔乡闭。渐黄昏院落,清明时候,东风里、无情泪。织翠玲珑叶底。倚阑人、玉龙休吹。残妆微洗,芳心微露,昭阳睡起。恨结连环,舞停双佩,水晶如意。倩蜂媒、聘取琼花,细与向、尊前比。

3

《感逝(浙东)》 鞠濂

姻馆交情厚,官联事契长。鸣珂朝并辔,秉独夜传觞。

何意塘蒲晚,翻哦薤露章。羸躯如可强,恸哭踞湖冈。

4

《馆宾李子之归也诗纪别怀兼订来约》 路遴

复幕重帘苦见遮,暮占栖雀晓占鸦。

残灯煮药看成老,细雨鸣鸠过尽花。

心为蚤衰元自化,发从无病已先华。

更蒙厉鬼相提唱,此去山林属当家。

5

《送何侍御归朝(李梓州泛舟筵上作)》 罗宾王

众峰攒壁立,中有路一线。

攀援白云梯,食顷已天半。

我本紫芝曲,误落青刍栈。

向来脱新羁,恍已还旧观。

花烟辞少城,暑雪对大面。

来从太白西,更走三峨偏。

风生两腋轻,泉吼四山眩。

今晨第一程,莫叹舆仆倦。

6

《伯贞长司自京西还临洮与余重会关西且致余家信赋诗二首赠别并述鄙怀 其二》 本奫

市楼歌鼓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

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戴玉梅花。

7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冯惟健

锦里风光分外春,桃花如市趁时新。

鬭风车马香尘里,谁是朱门觅水人。

8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 其一》 邹斯盛

已作南夷长,那为北面臣。

未忘真定冢,毕竟是华人。

9

《石门留别五弟》 赵嗣芳

濠梁四无山,坡陀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纵饮面微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初迹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或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

裴回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10

《和姚子敬秋怀五首 其三》 陶誉相

射艺功多暮未疲,欲将庭火继西晖。

弦声应手裂竹响,旗影翻风戏鸟飞。

竟日中支矜互胜,傍人如堵见终稀。

不知双烛沙河上,谁得牛心一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