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山别集 其三》

明代 张元凯

忆昔中秋客异乡,自怜形影倍凄凉。今宵对月庭前拜,喜见儿孙学雁行。

宝镜空圆,薄情犹忆当初否。指环在手。对面成拖逗。

自悔无端,信得虚名骤。重阳后。安排消瘦。愁病长相守。

霜飞深院又重阳。漫衔觞。遣愁肠。为问篱边,能得几枝黄。

聊落西风吹塞雁,罗袖薄,晚风香。

韶华荏苒梦凄凉。望潇湘。正茫茫。木落庭皋,秋色满回廊。

泣尽寒螀悲蕙草,空怊怅,暮年光。

燕台购马重黄金,往事悠悠总陆沉。霄汉久疏鸿雁影,江湖空老薜萝心。

同时客尚青云色,一曲谁操白雪音。天地不孤山水意,与君还拟共瑶琴。

峭壁礤峰石径斜,玉台风致小南华。相逢且试登山屐,有兴还期泛海槎。

争说六师隆汉节,厌闻千里动胡笳。彤云极目忘归路,野菊离离无数花。

读文山别集 其三拼音解释

Yi Xi Zhong Qiu Ke Yi Xiang ,Zi Lian Xing Ying Bei Qi Liang 。Jin Xiao Dui Yue Ting Qian Bai ,Xi Jian E Sun Xue Yan Xing 。

Bao Jing Kong Yuan ,Bao Qing You Yi Dang Chu Fou 。Zhi Huan Zai Shou 。Dui Mian Cheng Tuo Dou 。

Zi Hui Wu Duan ,Xin De Xu Ming Zhou 。Zhong Yang Hou 。An Pai Xiao Shou 。Chou Bing Chang Xiang Shou 。

Shuang Fei Shen Yuan You Zhong Yang 。Man Xian Shang 。Qian Chou Chang 。Wei Wen Li Bian ,Neng De Ji Zhi Huang 。

Liao Luo Xi Feng Chui Sai Yan ,Luo Xiu Bao ,Wan Feng Xiang 。

Shao Hua Ren Ran Meng Qi Liang 。Wang Xiao Xiang 。Zheng Mang Mang 。Mu Luo Ting Gao ,Qiu Se Man Hui Lang 。

Qi Jin Han Jiang Bei Hui Cao ,Kong Chao Chang ,Mu Nian Guang 。

Yan Tai Gou Ma Zhong Huang Jin ,Wang Shi You You Zong Lu Chen 。Xiao Han Jiu Shu Hong Yan Ying ,Jiang Hu Kong Lao Bi Luo Xin 。

Tong Shi Ke Shang Qing Yun Se ,Yi Qu Shui Cao Bai Xue Yin 。Tian Di Bu Gu Shan Shui Yi ,Yu Jun Hai Ni Gong Yao Qin 。

Qiao Bi Ca Feng Shi Jing Xie ,Yu Tai Feng Zhi Xiao Na Hua 。Xiang Feng Qie Shi Deng Shan Ji ,You Xing Hai Qi Fan Hai Cha 。

Zheng Shuo Liu Shi Long Han Jie ,Yan Wen Qian Li Dong Hu Jia 。Tong Yun Ji Mu Wang Gui Lu ,Ye Ju Li Li Wu Shu Hua 。

读文山别集 其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

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越接壤。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

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注释

松汀驿:驿站名。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含:包含。空:指天空。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此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

海:地面潴水区域大而近陆地者称海。先见日:因东南近海故。江白:江水泛白波。迥:远。

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险峻狭窄的山路。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人家。古人烹饪时都以柴草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所以见到炊烟就表示有人居住。

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此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遗逸,隐士;遗才。五湖:此指太湖。 

读文山别集 其三赏析

  这首题画诗,是宋神宗元丰元年(l078)苏轼任徐州(今属江苏)知州时创作的。题中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一作右)武卫大将军,世称李将军。他的山水画多以青绿胜,明代画论家董其昌说他是山水画“北宗”的创始人。宋代《宣和画谱》评其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缈难写之状。”可见他的着色山水画同王维的水墨写意山水也有相似之处,都重视意境创造,使画中有诗。苏轼题咏的这幅《长江绝岛图》早己不存,今存《江帆楼阁图》是青绿山水,颇有郁勃、恢宏的盛唐气象,相传是李思训墨宝。

  诗意解析

  这首诗构思缜密,章法严整,层次分明。依其诗意的进展,可分为三段。开头五句为第一段,描绘长江和绝岛,是对这幅画内容的总概括。“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山色苍苍,水光茫茫,点明这是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而且画面浩淼空阔。“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和小孤山。大孤山在江两九江市东南鄱阳湖中,四面洪涛,一峰独峙;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屹立江中,与大孤山遥遥相对。苏轼说二山皆在“江中央”,可知李思训所画的未必就是大小孤山,而是苏轼在观画中感到这两个绝岛的形状与位置同大小孤山相似,遂想象它们就是大小孤山,并以此展开诗的艺术构思,为诗的奇妙结尾埋下伏笔。“崖崩”两句具体描写“绝岛”即大小孤山,这是画面的中心。这两座山四面环水,山势险峻,山上丛林茂密,一棵棵高大的乔木好像巨柱巍然耸立,直插云端。德国文艺理论家菜辛在《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一书中说:“诗描绘物体,只通过运动去暗示。诗人的妙技在于把可以眼见的特征化为运动。”苏轼兼擅诗画,对诗画各自的艺术特长和局限有深刻的体会,因此他描绘长江上的这两个绝岛,不作静态的刻划,而是通过运动去暗示和展现。“崖崩”,写山崖太陡峭而引发崩塌;“路绝”,写山石滚落,堵塞了道路;“猿鸟去”,写猿鸟惊惶四散,消失在深林中。“搀”(chàn),刺,插入,这个动词也赋子静穆的乔木以刺天的动态和气势。画幅上并没有猿鸟,但诗人不说“无猿鸟”而写“猿鸟去”,仿佛他亲眼见到猿鸟纷纷逃进了密林,这是诗人灵心虚构、无中生有的妙笔。

  韵律变化

  “客舟何处来”以下四句是第二段,写画中小船。笔者欣赏过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的摹本,幽以“江帆楼阁”为题,但画面上以江岸楼阁和树石为主体,那几只帆船是很小的,所以我猜想苏轼题咏的这幅《长江绝岛图》,大概也只有一叶小舟吧。然而这不起眼的一叶小舟,在苏轼的笔下竟占据了诗的中心。他先用一个疑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再以生花妙笔,反复描写、渲染。棹(zhào),船桨。“客舟”两句说,这只客船从哪里来?船工划桨时唱的歌声在江心水上忽抑忽扬。南朝梁代诗人丘迟《发渔浦》诗有“棹歌发中流”句,苏轼去掉“发”字添加了“声抑扬”三字,这抑扬的棹歌声便在读者的耳际萦绕回荡。“沙”,指沙岸。“软”,柔软,细弱。低昂,犹俯仰。“沙平风软”两句,诗人恍若置身画中,登上了客船,眺望前方:沙岸平旷,江风轻柔,江上远景望无际。江波一起一伏,诗人观看江中孤山,也随船一起忽高忽低,时俯时仰。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写了首拗体七律《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第四句是“青山久与船低昂”,第七句是“波平风软望不到”。苏轼这首题画诗又重复用了这两句,上下只换了“沙”、“孤”二字。可见,这是诗人船上观山亲身体会而获的得意之句,表现出人们乘船时都有所感受却从未有人用诗句传达写出来的情景兴味。人、船、山一起低昂,而且是持续地长久地低昂。这种动态多么新鲜美妙,有旋律节奏感,充满逸趣,苏轼仅用“孤山久与船低昂”七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真是才华横溢,大家手笔!绘画是视觉艺术,画家用颜色、水墨、线条在纸上描画出的景象,读者的眼睛直接看得见,因此,绘画形象的鲜明性、直观性,是用语言符号作为表现媒介的诗歌比不上的。但人有多种感觉最主要的审美感觉是视觉和听觉。绘画只能够表现视觉,而无法表现听觉,还有触觉、味觉、嗅觉。绘画是空间艺术,一幅画只能描绘在一个空间中的瞬息情景。诗歌却是灵活地结合着空间的时间艺术,它不宜于描绘静物,却可以自由地用语言表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在这一段诗中,我们见识了苏轼精通诗画艺术奥秘的本领。他先用“棹歌中流声抑扬”添加了画上没有的悦耳歌声,再以“孤山久与船低昂”表现长久持续的动态,从而在再现画境中充分发挥了诗歌的特长。

  动态诗境

  画面上的景物己写完,无声的静态画境己转化为有声的动态诗境。按照一般题画诗的作法,诗人或对画中情景加以赞美,或对画家与画作发表评论,诗即可完满收结。大诗人苏轼却妙脱蹊径,迥生慧心。他利用有关大小孤山的民间传说,挥毫落纸如云烟,写下诗的第三段,开拓出一个奇丽浪漫、谐趣盎然的新境界。峨峨,高耸貌。烟鬟,女子发髻。晓镜,早晨照的明镜。贾(gǔ)客,商人。小姑,即小孤山。彭郎,即澎浪矶。欧阳修《归田录》卷2载:“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疑然独立,而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这四句诗说:大小孤山的峰峦,在水雾缭绕之中,宛若两个女子高耸的发髻。看,她们在早晨照着明净如镜的江面梳理新妆呢。船上的客商,你的举止不要太轻狂了,美丽的小姑早就心有所属,她在前年己嫁给了英俊的彭郎。前二句,诗人妙以女子发髻比喻二山之峰峦,以镜喻水面,又以女子晨起对镜梳妆形容江中二山。结尾两句,更把比喻、拟人、谐音双关等表现手法融于一炉,根据小姑嫁彭郎的民间故事戏为谐语。于是,诗人对祖国如画江山的深清赞美,对李思训绘画作品的高度评价,也就含蓄风趣地自然流露出来。从诗歌意境创造的角度来看,诗的第三段是从前二段写实的基础上恣发奇想、凭虚营构的。“峨峨两烟鬟”与“小姑”,同“大孤小孤”首尾呼应:“舟中贾客”也与“客舟”上下承接,使诗的意境完整浑成。清人纪昀赞扬此诗“绰有兴致”,却贬斥“末二句佻而无味,遂似市井恶少语,殊非大雅所宜”(《纪评苏诗》卷17)。这位纪老夫子貌似高雅,但这几句话已暴露出他偏狭、保守、酸腐的审美趣味。提倡性灵说的袁枚评:“‘小姑嫁彭郎’,东坡谐语也。然坐实说,亦趣。”(《随园诗话》卷16)主张诗歌要有“细肌密理”的翁方纲说:“‘小姑’即上‘与船低昂’之山也,不就俚语寻路打诨,何以出场乎?况又极现成,极自然,缭绕萦回,神光离合,假而疑真,所以复而愈妙也。”(《石洲诗话》卷3)袁氏肯定“小姑嫁彭郎”句的谐趣,翁氏对此句之妙作了美妙的赏析,笔者十分赞同。

  语言节奏

  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诗题中虽无“歌”、“行”这类字眼,但我感到他是用七言歌行体来写这首题画诗的。全篇十三句,有八个七言句,三个五言句,两个三言句。开篇是两个三言句,以下两段以一个五言句或两个五言句起头,这使诗歌具有活泼的民间歌谣风味,又是七言歌行以七言句为主,交织穿插三、五言句的常见体式。通首押声音清亮的下平声阳韵。诗人有意运用“苍苍”、“茫茫”、“峨峨”等叠字词,,还有“崖崩路绝”、“沙平风软”句中对仗,又重复“大孤小孤”、“孤山”、“小姑”等词,形成了流丽圆转、回环往复、舒缓起伏、悠扬和谐的声韵节奏。这恰好与客舟摇漾、山船俯仰的情景相适应,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清人方东树称赞此诗:“神完气足,遒转空妙。”

读文山别集 其三创作背景

本诗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于山阴。这一时期的诗人,在寄意山水、歌吟田园生活的同时,心中却一刻也未曾忘怀世事国情。本诗所抒写的,就是诗人老而弥坚、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诗写得悲而且壮,笔力遒劲。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猜你喜欢
1

《送王迁归青社》 陈绎曾

人情每期费,之子适予心。

老饯城东陌,悲分岁暮襟。

少留班露草,遂往隔云林。

未笕青丘远,因风嗣好音。

2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王晖

繁云犹暗岭。

积雨未开庭。

阶含侵角路。

镬满溜疎萍。

湿杨生细椹。

烂草变初萤。

徒劳看蚁对。

无事祀灵星。

3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孙仲章

法云古兰若,西走钱塘路。

帆影梅市桥,人语柯山聚。

吾家昔为邻,来往无晨暮。

十世三百年,散徙非复故。

修廊与广殿,亦已化烟雾。

经营久不倦,大体始略具。

钟鱼以时鸣,轩槛有幽趣。

中庭扫芜秽,断碣起颠仆。

老我绝世缘,随身惟两屦。

愿言治北窗,寂寞同子住。

4

《金缕曲 其二 赠宋芸子》 牛运震

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

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声名传海上。

5

《次韵马上偶成》 顾易

梧桐落井床,蟋蟀在书堂。

徂岁聿云暮,揽衣慨以慷。

一生常蹭蹬,万事略更尝。

赖有铭心语,南华论坐忘。

6

《挽安洋将军刘胤之》 关士容

大历才臣有此州,昆云今驾鹿轓游。

从来所至邦人喜,真复能分圣主忧。

千里封疆何足治,一时名迹故应留。

属城旧吏虽疲懒,尚可挥毫敌李舟。

7

《钱心渔挽诗》 李尝之

春榜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

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8

《梦太白西峰》 张贵谟

齿发衰残久退休,衡茅荒寂更禁秋。

一年用力身犹倦,百不关心梦亦愁。

远浦卧看凫泛泛,深林时听鹿呦呦。

天台日有游僧过,白术黄精不待求。

9

《移灯赏菊和十峰》 王应芊

道边白水如牛湩,知是山泉一脉来。

会挈风炉并石鼎,桃枝竹里试茶杯。

10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 藏头》 庄珙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