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元代 李士瞻

高台突兀连苍穹,中有艳质如花红。君王巳作西陵土,穗帷王座空秋风。

向陵舞罢寒月白,苍狐夜啼松泪滴。冢中枯骨宁有知,翠袖珠袍为谁色。

当其奋臂谯许间,手挥群雄如刈菅。横矛赋诗逞豪杰,猛气可以移南山。

宁知暮年壮心死,遗教但闻令卖履。唏嘘涕泣儿女态,遗臭至今犹未已。

君不见永安宫中顾命时,天下英雄人得知。

故人忽寄一封书,愁眼还明病亦无。风满高林归猛虎,月凉古冢散妖狐。

大廷职贡当遄复,戎马资粮不再输。更喜元侯契天意,良苗得雨应时苏。

班师归来泪如雨,洒向北邙陵上土。金杯不共半杯来,旌旆已入黄龙府。

奸秦柄国奈若何,世上英雄本无主。谁人肯道莫须无,嗟尔张公作何语。

一朝行殿受封功,锡宴湖山看歌舞。两宫万里尚龙沙,泉下臣飞心独苦。

臣家有子罪万死,臣心有血一斗许。君王还肯北征时,留衅中军帐前鼓。

大河落日又风尘,抚卷令人哭忠武。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拼音解释

Gao Tai Tu Wu Lian Cang Qiong ,Zhong You Yan Zhi Ru Hua Hong 。Jun Wang Si Zuo Xi Ling Tu ,Sui Wei Wang Zuo Kong Qiu Feng 。

Xiang Ling Wu Ba Han Yue Bai ,Cang Hu Ye Ti Song Lei Di 。Zhong Zhong Ku Gu Ning You Zhi ,Cui Xiu Zhu Pao Wei Shui Se 。

Dang Qi Fen Bi Qiao Xu Jian ,Shou Hui Qun Xiong Ru Yi Jian 。Heng Mao Fu Shi Cheng Hao Jie ,Meng Qi Ke Yi Yi Na Shan 。

Ning Zhi Mu Nian Zhuang Xin Si ,Yi Jiao Dan Wen Ling Mai Lu 。Xi Xu Ti Qi E Nu Tai ,Yi Chou Zhi Jin You Wei Yi 。

Jun Bu Jian Yong An Gong Zhong Gu Ming Shi ,Tian Xia Ying Xiong Ren De Zhi 。

Gu Ren Hu Ji Yi Feng Shu ,Chou Yan Hai Ming Bing Yi Wu 。Feng Man Gao Lin Gui Meng Hu ,Yue Liang Gu Zhong San Yao Hu 。

Da Ting Zhi Gong Dang Chuan Fu ,Rong Ma Zi Liang Bu Zai Shu 。Geng Xi Yuan Hou Qi Tian Yi ,Liang Miao De Yu Ying Shi Su 。

Ban Shi Gui Lai Lei Ru Yu ,Sa Xiang Bei Mang Ling Shang Tu 。Jin Bei Bu Gong Ban Bei Lai ,Jing Pei Yi Ru Huang Long Fu 。

Jian Qin Bing Guo Nai Ruo He ,Shi Shang Ying Xiong Ben Wu Zhu 。Shui Ren Ken Dao Mo Xu Wu ,Jie E Zhang Gong Zuo He Yu 。

Yi Chao Xing Dian Shou Feng Gong ,Xi Yan Hu Shan Kan Ge Wu 。Liang Gong Wan Li Shang Long Sha ,Quan Xia Chen Fei Xin Du Ku 。

Chen Jia You Zi Zui Wan Si ,Chen Xin You Xue Yi Dou Xu 。Jun Wang Hai Ken Bei Zheng Shi ,Liu Xin Zhong Jun Zhang Qian Gu 。

Da He Luo Ri You Feng Chen ,Fu Juan Ling Ren Ku Zhong Wu 。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景早晚都特别美好,我和你一起写作新诗。

恬静地望着高远的天空,如意正把我面颊托支。

春风吹拂着花花草草,兰蕙已生长在我的竹篱。

融融的日光照暖村舍,农夫特来这里向我陈辞。

草木欣欣春天已回到原野,波光荡漾绿水涨满了陂池。

桃花李花虽还没有开放,嫩芽花萼也已结满了青枝。

请你准备好回去用的手杖,我大胆相告不要误了农时。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这句是说离开山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浪莽:放荡、放旷。这句是说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试:姑且。榛: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坟墓。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死。一作“殁”。

一世:二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这种地方为众人所注视,现在却改变了,所以说“异朝市”。。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赏析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斟时浮想翩翩,抒写了狂放的浪漫主义激情。苏轼正为政治纷争所困扰,心情苦闷,因而他这时没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起舞弄清影”,而是严肃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无人,正好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苏轼以博学雄辩著称,在诗词里经常发表议论。此词在描述了抒情环境之后便进入玄学思辩了。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过“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但在这首词里却表达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作者为说明人生的虚无,从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个习用的比喻。《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文选》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谓人生如燧石之火。《庄子·齐物论》言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暂寄梦中身”即表述庄子之意。苏轼才华横溢,在这首词上片结句里令人惊佩地集中使用三个表示人生虚无的词语,构成博喻,而且都有出处。将古人关于人生虚无之语密集一处,说明作者对这一问题是经过长期认真思索过的。上片的议论虽然不可能具体展开,却概括集中,已达到很深的程度。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

  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苏轼在元祐时虽受朝廷恩遇,而实际上却无所作为,“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加以群小攻击,故有是感。他在心情苦闷之时,寻求著自我解脱的方法。善于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豪放达观,这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特点。他解脱的办法是追求现实享乐,待有机会则乞身退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只有经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但最好的解脱方法膜过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看来苏轼还不打算立即退隐,“几时归去”很难逆料,而田园生活却令人十分向往。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他们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这非常清高而富有诗意。

  苏轼是一位思想复杂和个性鲜明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既表现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也经常流露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如果仅从某一作品来评价这位作家,都可能会是片面的。这首《行香子》的确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在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苏轼从青年时代进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隐的愿望。其实他并不厌弃人生,他的退隐是有条件的,须得像古代范蠡、张良、谢安等杰出人物那样,实现了政治抱负之后功成身退。因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这就要根据政治条件而定了。事实上,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并未功成名遂,也就没有实现退隐的愿望,临到晚年竟还被远谪海南。

  全词在抒情中插入议论。人生很短暂,能做得不多,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虚无,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与其浪费生命去追求名利浮云,不如放下一切做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听溪水潺潺、看白云飘飘,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这是作者从生活中悟出人生认识,很有哲理意义,读者读后不致感到其说得枯燥。此词是东坡词中风格旷达的作品。

  行香子词音节流美,堪称词林中之佳调。上下片领格字用去声,领下三言三句。下片第一、二句,一般和上片平仄相同并押韵,然亦有并以仄收不押韵。东坡此词可为定格之典范。在韵律上此词虽不如《行香子·过七里濑》优美,但也很不错,尤其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两段排比,很有韵律美。

  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建功无望,入仕之时亦生退隐之心,这是古代文人普遍的矛盾。于是有花间的沉沦,有避世的归隐,而苏轼是豪放达观之人,“且陶陶、乐尽天真”,似乎忘掉了人生的烦恼。此词虽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的苦闷、消极情绪,但“且陶陶、乐尽天真”的主题,基调却是开朗明快的。而词中语言的畅达、音韵的和谐,正好与这一基调一致,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合起来。据宋人洪迈《容斋四笔》所记,南宋绍兴初年就有人略改动苏轼此词,以讽刺朝廷削减给官员的额外赏赐名目,致使当局停止讨论施行。可见它在宋代文人中甚为流传,能引起一些不满现实的士大夫的情感共鸣。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写作的地点和年代,旧有异说。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谓是“在荆南作”,“当与《齐天乐》同时”;近人陈思《清真居士年谱》则以此词为周知明州(今浙江宁波)时作,时在徽宗政和五年(1115)。

李士瞻

(1313—1367)元南阳新野人,徙汉阳,字彦闻。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辟中书右司掾历吏、户二部侍郎。累拜枢密副使。条上二十事,帝嘉纳,迁参知政事。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有《经济文集》。

猜你喜欢
1

《吴舍人内子挽词 其一》 孙煦

微燄还凭腐草生,拂帏透隙似含情。竹风池上虽多见,不及房中照独明。

2

《利州路提刑秘书张季长送洮研发视乃一段柏木也作诗谢之》 李天培

脩竹泠泠石磴寒,青松落落露云端。此中昔我专游钓,病里长思倚杖看。

3

《丰年》 刘猛

成真院中杨道士,筑得危楼百尺强。床头红酒留三月,匣内玉琴时一张。

醉歌青天击灵璧,月下步虚鸣水苍。草玄增注须当问,载酒来时竹叶长。

4

《送李通判之应天》 草夫人

病来酒力未能加,易觉衰容染绛霞。团扇凉风吾欲睡,不劳频看石榴花。

5

《忆王孙八首 其五》 丁元照

融风何事入神州,一扫天衢万百楼。

莫为朱门夸炙手,又令赤子叹焦头。

诗人幸有湖山在,壮士能为富贵谋。

世事可惊言不尽,得休休处便休休。

6

《答陈季权贻新历》 刘若蕙

名臣汲黯郑当时,笔阵秦王将尉迟。

疾电震雷千里起,乖龙老蜃九渊知。

诸公犹羡归田乐,老我终无叩角悲。

补{衣中加八}得人卧桑野,可愁二月卖新丝。

7

《皇甫仲璋邀饮惠山上 其二》 张举

黄花翠竹临溪处。正是幽人住。不嫌拄杖破苍苔。便道有时烟雨、也须来。

隔帘尘土纷纷起。久厌襄阳市。若能招我作西邻。从此一溪流水、两家分。

8

《连云潮退》 骆罗宪

拟作惟扬数月留,西风劝我买归舟。

功名得失千年梦,豪杰穷通万斛愁。

黄菊已花休峦酒,青山何处不登楼。

渔翁自倚船篷睡,一任男儿白尽头。

9

《呼卢得彩诗 其一》 曹琰

日长上直玉堂庐,思入閒云待卷舒。重为明时难再遇,等闲羞老蠹鱼书。

10

《王丈比部以二诗见怀率尔有答 其二》 邢侗

行李一琴一鹤,扁舟千水千山。空醉驿亭官酒,春风不解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