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瀛亭二首 其一》

唐代 罗隐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望瀛亭二首 其一拼音解释

Da Jiang Fen Jiu Liu ,Miao Man Cheng Shui Xiang 。

Zhou Zi Cheng Li She ,Wang Lai Zhi Xun Yang 。

Yin Zhi Fan Wu Hu ,Liu Lang Jing San Xiang 。

Guan Tao Zhuang Mei Fa ,Diao Qu Tong Chen Xiang 。

Wei Que Xin Heng Zai ,Jin Men Zhao Bu Wang 。

Yao Lian Shang Lin Yan ,Bing Pan Ye Hui Xiang 。

Xi Cao Lu Ting Zhou ,Wang Sun Nai Bao You 。

Nian Hua Chu Guan Dai ,Wen Ti Jiu Gong Qiu 。

Ye Du Hua Zheng Fa ,Chun Tang Shui Luan Liu 。

Shi Jun Lian Xiao Ruan ,Ying Nian Yi Men Chou 。

Ji De Zhu Lian Chu Juan Chu ,Ren Yi Lan Gan ,Bei Jiu Gang Wei Zui 。Cui Ye Piao Ling Qiu Zi Yu ,Xiao Feng Chui Duo Heng Tang Lu 。

Ci Ke Kan Hua Xin Yi Ku ,Zhui Fen Ling Xiang ,Guo Shi Shui Xiang Wu 。San Shi Liu Bei Fei Xi Yu ,Ming Chao Yan Se Nan Ru Gu 。

Xi Qian Bu Jian Jin Dan Qi ,Bi Yao Reng Chuan Jiu Xiao Shi 。

Yu Ju Ta Nian Wu Xian Xiao ,Bai Yang Jin Ri Ji Ren Bei 。

Zheng Gong Fen Hui Sui Chang Ye ,Cao Ba Dan Qing Yi Bai Tou 。

Tian Xia He Zeng You Shan Shui ,Ren Jian Bu Jie Zhong Hua Liu 。

望瀛亭二首 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释

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纹。形容水波纹很细。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诗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

望瀛亭二首 其一赏析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像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读者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酒”的醇味,也就蕴含其中了。接着,读者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已不知在何处了。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读者感喟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

  王维这首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现代的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与散文《桃花源记》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诗的笔力舒健,从容雅致,游刃有余,颇为后人称道。清代王士禛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王维)、韩退之(韩愈)、王介甫(王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极高的评价。翁方纲也极口推崇说,这首诗“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这正是结论性的评价。

望瀛亭二首 其一创作背景

此为吴文英西园赏桂忆姬之作。作者于苏州爱姬去之后,再到吴地。未寓西园,寓盘门外。此游当是舟行,即在姬去之年,与《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作于同年,即公元1244年(宋理宗嘉熙四年)。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猜你喜欢
1

《送鄂渚秋官陈伯奇兼柬阮广文》 郑仲熊

雨过暗闻香,凌波试淡妆。珊珊仙袂冷,鸥梦伴银塘。

2

《雪后赠雪苑师》 姚伦

绝顶凭谁引,苍藤乍可攀。偶然临福地,不信在人间。

古洞遥通棹,江光日浸山。东南百战后,登眺泪潺湲。

3

《风入松 春晚泛舟碧澜湖上,遇雨,宿蕊感方》 鲁渊

月怨花悲,翠帘荡漾云垂地。赋情将寄。泪沁相思字。

独掩深闺,且把丝桐理。琴声细。塞鸿孤唳。影落潇湘水。

4

《减字木兰花(六劝)》 陆宣

斜日满空墀。妆阁开迟。无聊风影弄晴丝。昨日醉眠今日醒,懊恼多时。

蝶也似侬痴。抱蒂寻思。明年能否见繁枝。无限阑干无限恨,几个人知。

5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杨锡绂

似无关涉似心交,一缕轻云曳柳梢。小影常将花供养,新诗曾授札亲抄。

声名拚为君微损,心力知缘我尽抛。只合预脩来世果,玉梅枝上结双苞。

6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七》 王素云

妾心如垂杨,不系羁人梦。昨日东风生,丝丝为君动。

7

《赠闲师(一作送令闲上人)》 庄周

陡壁奔雷,长波逝电,坠潭烟雾冥濛。跳白珠尘,界青练影,蜿蜒穿破蒙茸。

闻根何事,顿疑是、昆阳雨风。生绡百丈,离合神光,残墨云龙。

是何变幻天公。神女晨妆,黛远烟浓。破碎袈裟,庄严璎珞,丝丝掩映玲珑。

归源千派,专一壑、休休有容。在山小住,免助人间,波浪重重。

8

《大雪投宿圜通以野雪盖精庐为韵赋五诗并书涂中所见 其二》 徐鸿谟

阆风妙圃剧清凉,不愿升天便退藏。留取世间真道德,看人扼腕献奇方。

9

《次韵敏叔郁孤台作》 赵士礽

何年湮息壤,千里发胎簪。洪泽陂难障,淮南害独深。

尾闾原地势,降割岂天心。十万生人命,经旬突不黔。

报道归仁决,须臾涌浪高。羊头何滚滚,釜底自滔滔。

草木先秋萎,鱼龙竟日号。不堪容膝地,霪雨又萧骚。

即以城为岸,惊涛直撼城。长湖无鸟过,六月已凉生。

野哭何人急,讹言半夜惊。全家风浪里,秉烛坐深更。

泛宅知无计,危楼且共存。半间连榻灶,八口杂鸡豚。

呕泄情怀恶,燔烧泪眼昏。皇天吾不怨,幸免作鱼鼋。

藻荇牵高树,荒村八九墟。人情争纲罟,劫运到诗书。

大厦何当庇,他乡好卜居。可怜空际雁,无处觅泪洳。

眼见污邪尽,高原卷亦空。疗饥思圣米,御湿觅山芎。

不没城三版,难租地一弓。奇灾经几见,骇绝白头翁。

司空奉帝命,曷以拯灾黎。上策惟通漕,奇勋在护堤。

归墟迷海口,沙路塞云梯。财赋维扬地,何堪竟作溪。

五行多错迕,谁与问京房?谷洛将无斗,淮黄久失常。

禹功真不再,天变故难详。激荡悲风起,哀音彻大荒。

10

《寄同病者》 姚前机

弹指年光只刹那,离鸿归燕渐蹉跎。被池一夜寒如水,起视阶前落叶多。